出版時間:2006-2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雒三桂 頁數:506 字數:504000
內容概要
此書是為祝賀聶石樵先生八十壽辰而編寫的。全書38萬字,共收集聶先生的同仁、學生34人的47篇論文,全書最后附有聶石樵、鄧魁英二位先生1956年至2004年發表的論文與專著目錄。 全書所收論文從內容上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學術論文,共28篇,是各位學者就各方面問題的研究成果,多數沒有發表過。這部分論文的學術水平是較高的。第二部分是對于聶先生的幾部文學史專著:《先秦兩漢文學史稿》《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唐代文學史》的評論,對于這幾部文學史的學術價值與地位給予了中肯的評價。這部分內容此前已在書品等書刊發表過。 此書是為祝賀聶石樵先生八十壽辰而編寫的。全書38萬字,共收集聶先生的同仁、學生34人的47篇論文,全書最后附有聶石樵、鄧魁英二位先生1956年至2004年發表的論文與專著目錄。 全書所收論文從內容上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學術論文,共28篇,是各位學者就各方面問題的研究成果,多數沒有發表過。這部分論文的學術水平是較高的。第二部分是對于聶先生的幾部文學史專著:《先秦兩漢文學史稿》《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唐代文學史》的評論,對于這幾部文學史的學術價值與地位給予了中肯的評價。這部分內容此前已在書品等書刊發表過。
書籍目錄
《左傳》夢驗故事中的血緣宗族觀念《論語》“先進”章正解蘇、張縱橫說辭探研《史記》百年文學研究述評試論漢初散文的主題取向《淮南子》與西漢前期的文化氣象漢魏之際士大夫的異化及其文化的建構論“吳均體”論中國古代文體分類的體式與原則“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考釋半個世紀后的回眸陶潛之歸隱與東晉南朝門閥政治索靖及其書法藝術中古文論中“文質論”的思想淵源與理論旨趣論魏晉南北朝對《楚辭》的接試論六朝駢文的政治功用“三變”說:一種值得重視的中國古代文學史理論對“禪文學”研究的幾點思考“復”與“變”的互動略論蘇軾關于皇權的思考及其對文學創作的影響李清照《詞論》的再評價作為典籍符號的圖像敘事張炎詞的情感特征分析呂本中交游雜考雙峰堂本《批評三國志傳》探考方志輯存詩文的文學價值例說“典型共名”:革命“紅學”的一場筆墨官司溫習中國古代文學史聽課筆記的思考《2005中國傳媒報告》廣電分冊總章讀《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史·魏晉南北朝卷》建立在模式之外的陳述方式辯證求實祛偏存真文學史教科書的新典范體大思精的斷代文學史新著《楚辭要籍解題·楚辭新注》熱愛專業一心向學我與中國文學史古代文學研究與教學的斷代總結研煉史識考求文心一部自成體系而有特色的文學史體例與結論俱新的中古文學史關鍵在勇于探索行成于思,業精于勤聶石樵教授的學術成就及治學方法厚實樸茂的文學史《玉溪生詩醇》讀后 淡泊而醇厚的學術人生聶石樵鄧魁英的三通居著作目錄
編輯推薦
本書是為祝賀聶石樵先生八十壽辰而編寫的。全書38萬字,共收集聶先生的同仁、學生34人的47篇論文,全書最后附有聶石樵、鄧魁英二位先生1956年至2004年發表的論文與專著目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