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楊九俊 著 頁數:44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這是一本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書。它對江蘇幾年來課程改革的實踐作了初步的回顧和梳理,而其角度和眼光則體現了研究者對建設基礎教育課程新體系的理性思考和理論探求。雖然課程改革的實踐正在蓬蓬勃勃地開展,理論還有待不斷豐富和提升,但這初步的成果已為我們展示了省一級地方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推進的主要措施、基本思路和重要經驗。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總論第一節 改革背景一、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宏觀背景二、江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特定省情三、江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歷史積淀與現實選擇第二節 概念建構一、關于課程體系的基本認識二、關于江蘇特色的基本認識三、關于“課程體系”與“江蘇特色”關系的認識第三節 總體目標一、追求高水平、高質量的課程與教學二、課程體系建設與課程特色追求的目標第四節 工作思路一、態度堅決二、系統思維三、科學規劃四、高效組織五、社會保障第二章 推進策略的形成與創新第一節 常規形態的推進策略一、準備階段的推進策略二、啟動階段的推進策略三、實驗深入階段的推進策略第二節 難點問題的有效突破一、認真梳理分析,力求有的放矢二、構建突破難點的觀念基礎三、探索突破難點的工作思路第三節 推邂策略的江蘇特色一、加強課程能力建設二、堅持均衡發展三、以教科研作為重要支撐四、推進教師專業化成長五、抓住發展機遇,提高基礎教育的整體水平第三章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整合第一節 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的重要性一、新課程改革:對“課程資源”的重新解讀二、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上的誤區三、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要逐步深入第二節 國家課程標準教科書開發一、江蘇教材建設的傳統優勢二、江蘇新課程教材建設概況及特點第三節 地方課程資源建設與校本課程資源開發一、地方課程資源建設二、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第四章 學習方式的變革第五章 課堂教學的重建第六章 課程綜合化的實施第七章 改革評價制度第八章 課程管理創新第九章 教師專業發展第十章 走向校本發展第十一章 課程文化建設后記
章節摘錄
第二章 推進策略的形成與創新 第一節 常規形態的推進策略 工作劃分為準備、啟動、深化三個階段。在實驗的準備階段,基本的推進策略是要完成改革的一系列基礎性工作;在實驗的啟動階段,實驗推進的基本策略是要通過各種實踐措施,確保各地中小學平穩進入新課程體系;在實驗的深化階段,實驗推進的策略必須圍繞提高新課程的實施水平這個中心展開。事實上,有些工作策略是貫穿始終的,只是在某個階段更應成為關注的重點?! ∫?、準備階段的推進策略 ?。ㄒ唬┙⒔M織機構 實驗區地方政府特別是教育行政部門,把新課程改革作為促進當地基礎教育發展、取得素質教育突破性進展的難得機遇,用極大的熱情投入到課程改革的組織領導中去。各地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領導牽頭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領導小組”,負責協調和整合教育行政部門和其他政府部門、宣傳機構以及社區力量,共同支持課程改革。教育部門成立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小組”,許多地方都由一把手擔任組長,具體領導課程改革工作。工作小組一般由基教、教研、師資等部門的管理者構成,小組內部統一協調,分工負責。更加可貴的是,很多鄉鎮也成立了課程改革領導組織,加強對基層學校的領導工作。除領導小組、工作小組外,各地實驗區還普遍成立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專家指導小組”,對實驗提供具體的咨詢和指導。各鄉鎮、學校都成立了課程改革工作小組,負責具體實驗工作?! 。ǘ┲朴唽嶒炓巹潯 榱吮WC新課程得到積極穩妥的推進,使課程改革的過程同時成為地方基礎教育事業發展的過程,實驗區都制訂了課程改革的實施計劃或實驗方案,對地方課程改革的目標、任務、實施辦法以及保障措施等作出具體的規定。為了提高規劃水平,連云港等市還組織對各縣、區和學校課程改革規劃進行論證評比,為所有實驗區和實驗學校提供了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機會,保證了實難規劃的質量。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