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tjxws"></td>
  • <li id="tjxws"><option id="tjxws"></option></li><table id="tjxws"><noscript id="tjxws"></noscript></table><track id="tjxws"><s id="tjxws"></s></track><pre id="tjxws"><ruby id="tjxws"><tt id="tjxws"></tt></ruby></pre>

        網絡經濟學

        出版時間:2009-11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作者:盛曉白 編著  頁數:348  
        Tag標簽:無  

        前言

        信息化是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我國信息化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信息技術對提升工業技術水平、創新產業形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信息技術已成為經濟增長的“倍增器”、發展方式的“轉換器”、產業升級的“助推器”。作為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的決策咨詢機構,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一直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的要求就信息化前瞻陛、全局性和戰略『生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議和咨詢意見。在做這些工作的過程中,我們愈發認識到,信息技術和信息化所具有的知識密集的特點,決定了人力資本將成為國家在信息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大量培養符合中國信息化發展需要的人才已成為國家信息化發展的一個緊迫需求,成為我國應對當前嚴峻經濟形勢,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在信息時代參與國際競爭比較優勢的關鍵。2006年5月,我國公布了《2006-201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提出“提高國民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造就信息化人才隊伍”是國家信息化推進的重點任務之一,并要求構建以學校教育為基礎的信息化人才培養體系。為了促進上述目標的實現,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一直致力于通過講座、論壇、出版等各種方式推動信息化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2007年,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聯合教育部、原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成立了“信息化與信息社會”系列叢書編委會,共同推動“信息化與信息社會”系列叢書的組織編寫工作。編寫該系列叢書的目的,是力圖結合我國信息化發展的實際和需求,針對國家信息化人才教育和培養工作,有效梳理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知識體系,通過高校教師、信息化專家、學者與政府官員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借鑒,充實我國信息化實踐中的成功案例,進一步完善我國信息化教學的框架體系,提高我國信息化圖書的理論和實踐水平。毫無疑問,從國家信息化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這是一項帶有全局性、前瞻性和基礎性的工作,是貫徹落實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舉措,對于推動國家的信息化人才教育和培養工作,加強我國信息化人才隊伍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內容概要

          本書是“網絡經濟學”課程的教材。網絡經濟學是電子商務專業的核心課程,主要研究網絡經濟的運行機制和基本規律,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其他課程、系統掌握電子商務知識體系打下理論基礎?! ”緯攸c介紹網絡經濟的微觀原理,適當兼顧網絡經濟的宏觀分析和實際運用,研究內容包括導論、需求分析、供給分析、經濟運行法則與企業組織的變革、壟斷與競爭、網絡經濟的宏觀分析、網絡經濟與全球化、網上創業與創業資本、知識與知識價值?! ”緯瓤勺鳛楦叩葘W校電子商務專業、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生的教材或參考資料,也可作為關注新經濟、新技術發展的學者、管理者和業界人士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盛曉白,安徽蕪湖人,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審計學院經濟學院教授?,F任教育部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江蘇省管理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貿易、網絡經濟學、行為經濟學。

        書籍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網絡經濟  1.1.1 什么是網絡經濟  1.1.2 網絡經濟的形成過程  1.1.3 網絡經濟的發展趨勢 1.2 信息與網絡經濟  1.2.1 信息的概念與特征  1.2.2 網絡經濟是以信息流為中心的經濟  1.2.3 網絡經濟的三大基本特征 1.3 電子商務與網絡經濟  1.3.1 電子商務是網絡經濟的最高層次  1.3.2 電子商務的優越性及其實現條件  1.3.3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障礙 本章小結 問題討論 參考文獻第2章 需求分析 2.1 虛擬市場  2.1.1 實體市場與虛擬市場  2.1.2 虛擬市場的特點 2.2 外部性  2.2.1 梅特卡夫定律:外部性原理與網絡效應  2.2.2 網絡效應的性質:需求方規模經濟  2.2.3 網絡效應函數的特點  2.2.4 網絡外部性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因素 2.3 邊際效用  2.3.1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2.3.2 邊際效用遞增規律 2.4 注意力經濟  2.4.1 注意力稀缺  2.4.2 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經濟  2.4.3 個人市場 本章小結 問題討論 參考文獻第3章 供給分析 3.1 公共產品特性  3.1.1 網絡產品具有公共產品特性  3.1.2 公共產品與市場機制 3.2 報酬遞增  3.2.1 邊際收益遞增  3.2.2 規模報酬遞增  3.2.3 學習曲線和干中學理論  3.2.4 范圍經濟 3.3 正反饋機制  3.3.1 布萊思·阿瑟的正反饋理論  3.3.2 正反饋機制與臨界容量  3.3.3 馬太效應與數字鴻溝 3.4 網絡產品與服務的定價  3.4.1 網絡產品的定價  3.4.2 網絡服務的定價 本章小結 問題討論 參考文獻第4章 經濟運行法則與企業組織的變革 4.1 成本分析  4.1.1 成本的一般定義  4.1.2 交易成本  4.1.3 邊際成本遞減  4.1.4 沉沒成本 4.2 新的經濟運行法則  4.2.1 贏者通吃  4.2.2 摩爾定律  4.2.3 主流化 4.3 合作競爭趨勢  4.3.1 合作競爭理論概述  4.3.2 合作競爭戰略  4.3.3 合作競爭的成功要素  4.3.4 合作競爭的效應分析 4.4 組織結構創新  4.4.1 企業組織的變革——虛擬企業  4.4.2 企業組織的特點  4.4.3 商務模式的變革 本章小結 問題討論 參考文獻第5章 壟斷與競爭 5.1 傳統的競爭理論  5.1.1 完全競爭市場  5.1.2 不完全競爭市場 5.2 網絡經濟下的壟斷  5.2.1 對微軟公司壟斷案的分析  5.2.2 網絡經濟下壟斷的新特點  5.2.3 競爭性壟斷  5.2.4 網絡效應與企業規?!?.3 網絡經濟下政府的壟斷規制  5.3.1 網絡經濟下壟斷市場的績效分析  5.3.2 網絡經濟下壟斷的判定  5.3.3 網絡經濟下政府的壟斷規制 5.4 網絡經濟下企業的競爭策略  5.4.1 標準競爭策略  5.4.2 市場鎖定策略  5.4.3 免費贈送策略 本章小結 問題討論 參考文獻第6章 網絡經濟的宏觀分析 6.1 網絡經濟與經濟增長  6.1.1 傳統的經濟增長理論  6.1.2 美國新經濟增長  6.1.3 新經濟增長理論 6.2 網絡經濟與產業結構變遷  6.2.1 產業結構變遷的基本趨勢  6.2.2 網絡經濟與信息產業  6.2.3 網絡經濟與新興產業  6.2.4 網絡經濟與技術創新 6.3 網絡經濟與傳統產業的改造  6.3.1 網絡經濟與傳統產業的關系  6.3.2 網絡經濟推動傳統產業的變革  6.3.3 網絡經濟與傳統產業融合的實現形式 本章小結 問題討論 參考文獻第7章 網絡經濟與全球化 7.1 新貿易理論  7.1.1 新貿易理論的產生和發展  7.1.2 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7.1.3 外部經濟與國際貿易 7.2 網絡經濟與國際貿易  7.2.1 經濟全球化趨勢  7.2.2 網絡經濟下的國際分工  7.2.3 網絡經濟下的貿易結構 7.3 網絡經濟風險及其防范  7.3.1 網絡經濟風險的表現形式  7.3.2 知識產權保護  7.3.3 網絡經濟風險的基本特征  7.3.4 網絡經濟風險的防范 本章小結 問題討論 參考文獻第8章 網上創業與創業資本 8.1 網上創業  8.1.1 什么是創業  8.1.2 網上創業的概念與歷史  8.1.3 網亡創業的商務模式  8.1.4 網上創業的盈利模式  8.1.5 如何設計網上創業的商務模式 8.2 創業者  8.2.1 創業者的業務素質  8.2.2 創業者的思想素質  8.2.3 創業者的戰略  8.2.4 創業團隊的組建與管理 8.3 創業資本  8.3.1 風險投資理論  8.3.2 風險投資基金  8.3.3 風險投資的運作  8.3.4 其他融資渠道 本章小結 問題討論 參考文獻第9章 知識與知識價值 9.1 知識價值  9.1.1 傳統生產要素理論的局限性  9.1.2 知識的定義與特點  9.1.3 知識是價值的主要來源 9.2 知識創新  9.2.1 兩種知識能力  9.2.2 學習型組織  9.2.3 創造型組織 9.3 客戶與網絡  9.3.1 客戶與網絡  9.3.2 客戶是有待開發的重要資源  9.3.3 網絡成為最重要的生產工具 本章小結 問題討論 參考文獻

        章節摘錄

        插圖:1.物流、貨幣流和信息流的相互關系信息在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起著十分重大的作用。美國未來學家托夫勒說:“如果說前工業社會的財富是土地,工業社會的財富是資本,那么后工業社會(信息社會)的財富就是信息。誰具備了先進的信息技術,誰就能獲得更多的信息,也就能得到更多的財富。反之亦然?!币豁椊洕顒涌梢钥闯墒怯晌锪?、貨幣流和信息流所構成。物流、貨幣流和信息流的相互關系,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其中,信息的地位尤其重要,它是判定一個經濟社會效率高低的決定性標志。人類社會依次經歷游牧經濟、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和網絡經濟等經濟形態。由于信息的地位逐步提高,其效率和生產力水平也呈現著依次遞進的態勢。1)游牧經濟在游牧經濟中,生產力水平非常低下,很少產生剩余產品,只存在著簡單的物物交換,而且只局限于鄰近部落之間。很少有物流,沒有貨幣流,信息流幾乎為零。由于沒有有效的信息傳播工具,空間障礙和時間障礙幾乎無窮大。這時,沒有貨幣流的參與,物流和信息流在時間和空間上是結合在一起的。當達成交易的信息溝通后,物流在同時、同地發生。在上述諸因素的作用下,游牧經濟中交換活動的范圍是非常狹小的,只在兩個部落偶然相遇時發生。2)農業經濟農業經濟是一個以物流為中心的經濟,是基本上自給自足的經濟。在農業經濟中,生產力水平有所提高,有了較多的剩余產品,出現了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生產和交換的目的是為了商品的使用價值,為了互通有無。金屬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開始出現。在農業經濟中,物流、貨幣流和信息流都比較充沛,但以物流為主。這時,傳遞信息的工具是馬車和帆船,交換的范圍是馬車和帆船的有效活動范圍。與游牧經濟相比較,農業經濟的空間障礙和時間障礙大大縮小,出現了區域性市場。由于缺乏快捷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人們難以獲得外界信息,既缺少交換的渴望,又缺少交換的條件,這就使得生產和交換的擴張受到了很大限制。一切使信息的收集、傳播和利用發生重大變化的活動,都會促進交換的發展。

        編輯推薦

        《網絡經濟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信息化與信息社會”系列叢書之高等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系列教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網絡經濟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書很不錯,送貨速度很快,客服態度很好,很認真負責
        •     感覺有點跳,有點空。
        •     感覺看不大懂,可能不是這方面的料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

        亚洲 校园 春色 另类 激情,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1. <td id="tjxws"></td>
      2. <li id="tjxws"><option id="tjxws"></option></li><table id="tjxws"><noscript id="tjxws"></noscript></table><track id="tjxws"><s id="tjxws"></s></track><pre id="tjxws"><ruby id="tjxws"><tt id="tjxws"></tt></ruby></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