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89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主編:周之珂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編后記
崇明縣志歷經七載,三易其稿,終于功成問世。它反映了自有崇明一千三百多年的演變史實。
1978年,本縣教育界人士戴希和多次建議修志。1980年12月,縣委決定建立縣編史修志辦公室,由戴希和主持其事,1983年戴離休后仍十分關心修志工作。1981年3月起,全縣各公社、鎮、局、行以及市屬在崇國營農場和市屬企業,先后建立了86個編志組,共有300余名專職修志人員。1983年4月,成立縣志編纂委員會。同年4月和7月,縣委和縣政府辦公室兩次批轉編史辦關于加強縣志編纂工作的報告。1984年12月,調整縣志編纂委員會。
組織機構建立后,首先編制綱目,按綱目收集資料。幾年來,除收集了從明正德年間到1924年的7部縣志外,還從第二歷史檔案館,江蘇省、上海市和本縣檔案館,以及有關圖書館獲得了大量文書資料和報刊書籍資料。同時走訪知情者,積累了一批口碑資料。至1983年,共收集資料2000余萬字。此外還兩次專程前往武漢市志辦公室學習取經。
1984年,縣志進入編寫階段,確定總體設計方案和修改綱目,翌年完成初稿。1985年9月至1986年5月,將初稿修改總纂成為征求意見稿,成稿后由縣志編委委員分工進行審查。6月,召開評稿會,邀請上海市史志研究會會長陸志仁、理事萬景亮、復旦大學副教授黃葦以及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市農委、市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和奉賢、南匯等兄弟縣共14位領導、專家和同行參加評稿。根據評稿和審稿中的意見,對征求意見稿再作修改。1987年9月完成送審稿,全書120萬字。10月,經上海市志編纂委員會、市農業委員會和縣人民政府邀請有關專家審查定稿。1988年2月,市志辦公室組織上海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委員李家齊、顧問蔣文杰和《世界經濟導報》副總編輯陳揚、上海人民出版社編輯室主任吳慈生、上海師范大學圖書館館員陳金林5位同志驗收后交付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7年中,崇明縣志的編纂始終得到上海市史志研究會和9個兄弟縣的極大支持和幫助,郊縣修志同行在10次協作會上評議了崇明縣志的綱目和部分初稿,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崇明縣志自編纂之日起,即受到縣委、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府、縣政協的重視和關心。各鄉、鎮、場、局、行黨委(黨組)將修志工作列入議事日程,抽調人員建立工作班子;縣財政局和組織人事部門在人員、經費上大力支持;縣檔案館、博物館等單位在查閱檔案和攝影等方面鼎力相助;市農場聯絡站也積極予以配合。300余名修志人員更是兢兢業業,埋頭苦干。崇明縣志凝結了全體修志人員的心血,它是共同創作、共同勞動的結晶。
崇明縣志受到了各界人士和革命前輩的關心和支持。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張惠英、上海市水文地質工程隊地質工程師黃煥忠分別為縣志撰寫方言和地質部分;上海市水產學院和東海水產研究所張媛嫆、紀成林、倪勇和南京林產工業學院周世鍔分別為縣志提供了較為完整的魚類和鳥類資料??谷諔馉帟r期在崇明擔任過領導工作的韓念龍、蔣克定、沈鼎立、朱溪東、龔定中、陳伯明等同志,為縣志提供大量史料。藉此《崇明縣志》出版之際,謹向他們以及縣內外一切曾關心支持、提供資料的所有單位和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編纂縣志工程浩大,崇明由于歷史上漲坍頻繁,幾無出土文物,資料遺缺,舊志記述又有各執一端之處,考證和選材均有一定難度。我們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對歷史負責,盡力求實存真。但限于水平,定有錯漏,懇請讀者指正。
崇明縣編史修志辦公室
1988年3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