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齊秀麗 頁數:354 字數:278000
內容概要
美國調節國際收支失衡的政策對美國對外戰略和美國與盟國的關系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本課題試圖利用美國政府的解密文件并借鑒國內外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探求從杜魯門政府到約翰遜政府時期調節國際收支問題的政策走向,從而揭示美國收支問題對美國與盟國關系的影響,以及作為雙向互動的結果,美國與盟國關系又是怎樣影響美國的國際收支政策的。
作者簡介
齊秀麗
1975年生,滿族,遼寧綏中人,現為洛陽師范學院歷史文化學院教師。在《史學月刊》、《安徽史學》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
書籍目錄
緒論
一 冷戰——二戰后美國國際收支失衡問題的重要根源
二 研究理論和研究方法
三 研究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四 研究現狀綜述
第一章 冷戰初期美國調節國際收支失衡的嘗試(1945—1957)
第一節 冷戰初期的美國經濟與國際政治形勢(1945—1949)
一 美國的經濟霸權地位與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確立
二 美蘇對抗及其對美國國際收支的影響
第二節 杜魯門政府調節國際收支順差的嘗試
一 以“馬歇爾計劃”為中心的經濟援助計劃
二 以美國為中心的世界貿易體系的確立
三 增強美國政治資本的“軍援法”和“第四點計劃”
第三節 50年代上半期美國的國際收支逆差和對逆差的忽視(1950—1957)
一50年代上半期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及其對美國國際收支的影響
二 美國政府在50年代上半期調節美元短缺的政策
小結
第二章 艾森豪威爾政府后期調節國際收支逆差的努力(1958—1960)
第一節 1958—1960年的冷戰形勢和世界經濟狀況
一 艾森豪威爾政府后期的冷戰形勢
二 西歐、曰本經濟的迅速發展
第二節 艾森豪威爾政府后期美國的國際收支狀況
一 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對美國國際收支的影響
二 1958—1960年美國的國際收支狀況
三 艾森豪威爾政府對逆差問題的關注
第三節 艾森豪威爾政府后期調節國際收支逆差的政策
一 降低對發達國家安全援助的NSC5916號文件
二 “促進出口貿易增長計劃”總統特別咨文
三 降低逆差的1960年11月16日總統行政令
小結
第三章 肯尼迪政府調節國際收支逆差的政策(1961—1963)
第一節 肯尼迪政府時期的冷戰形勢與國際收支狀況
一 美蘇冷戰形勢
二 肯尼迪政府面臨的國際收支形勢
第二節 肯尼迪政府調節國際收支逆差的政策
一 加強國內經濟的政策——降低逆差的堅強后盾
二 降低逆差的對外措施
第三節 肯尼迪政府調節國際收支逆差政策的效果評估
一 國內經濟政策的實施與效果
二 “黃金和國際收支”總統特別咨文建議的實施及效果
三 “國際收支”總統特別咨文建議的實施及效果
小結
第四章 約翰遜政府調節國際收支逆差的政策
第一節 約翰遜政府時期的冷戰形勢
一 局部戰爭反映的美蘇對抗與對話
二 美蘇在戰略核武器領域和外層空間的爭斗與緩和
第二節 約翰遜政府調節國際收支逆差的政策
一 約翰遜政府調節逆差的貨幣金融政策
二 約翰遜政府調節逆差的商貿政策
第三節 約翰遜政府調節逆差政策的效果評估
一 約翰遜政府時期的國際收支狀況與肯尼迪政府時期之比較
二 約翰遜政府的國際收支政策基本實現了預算框架下的美國戰略目標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 英漢縮略語對照表
附錄二 1946—1968年美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
附錄三 1969—2007年美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
附錄四 1960—2007年美國的服務收支平衡表
后記
章節摘錄
插圖:美元的中心貨幣地位帶給美國的另一個困擾是喪失調節逆差的靈活性,導致美國的失業問題和保護主義、孤立主義的抬頭以致引起70年代及以后人們對美國在世界上作用的質疑。①作為儲備貨幣國家,美國的主要代價就是在制定政策時所付出的機會成本?!盀榱祟A防外國提取過去所積累的這個國家的貨幣,國家必須放棄一些政策。就美元‘過?!某潭葋碚f,美國可能不得不放棄使用那些本來為實現國內經濟目標非采取不可的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但如果采用了這種政策的話,就會削弱外國人對美國政府按固定匯率保持美元可兌換性的能力或愿望的信心?!雹谌绱丝磥?,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也無法保證美國永遠超脫于國際經濟紛擾。二 美蘇對抗及其對美國國際收支的影響冷戰是20世紀國際關系史中的大事,是以美、蘇為首的兩大政治、軍事集團間展開的除直接交戰外的全面對抗。二戰結束后,美蘇迅速由戰時的合作伙伴轉為對手,二者的冷戰既是軍事上的對峙,更是兩種社會制度的爭斗和兩個國家威信的競爭。早在安排戰后事宜的雅爾塔會議之上,美蘇的分歧就已初見端倪,只是由于當時還有最終戰勝法西斯的共同目標,二者暫時達成了妥協。二戰結束后,隨著共同利益目標的消失,二者合作的前提不復存在,分歧越來越多,意識形態的斗爭日益上升為二者間的主要矛盾。
后記
拙作是本人世界史專業博士學位論文的修改稿。本書試圖從冷戰與美國的國際收支政策之間關系的角度,對美國自二戰結束以來至20世紀60年代末的國際收支政策的演變進行分析與論證,對美國與盟國和美國與蘇聯的關系進行梳理。美國的國際收支調節政策是美國與盟國和與蘇聯關系的“調節閥”與“晴雨表”,本書的研究試圖揭示二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辯證關系。因筆者學識水平有限,雖盡全力,但仍有很多疏漏和偏頗,尤其是難以將歷史學和經濟學的知識融會貫通。本書雖遠未達到前輩學者的期望,但仍是筆者在學術道路上的一個初步嘗試,望專家學者不吝賜教。本書寫作得到諸多師長、學術前輩和親朋的關懷與指導,在此,對他們的辛勤工作表示誠摯的謝意!沒有他們的無私付出,我的博士學位的獲得注定遙遙無期!感謝我的恩師于群教授。于老師的支持與鼓勵是本書得以完成的保障。于老師幫助我確定選題方向、收集難得的學術前沿資料、推敲論文框架、斟酌措辭,使我的論文逐漸成形。謹以這篇稚嫩的拙作獻給先生,聊表學生對先生諄諄教導的感激之情。感謝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的殷罡研究員。
編輯推薦
《冷戰與美國的國際收支調節政策(1945-1969)》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