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9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玉名 頁數:205
Tag標簽:無
前言
這不僅是一本關于股市的書籍,更是一本教你如何在投資市場中成為贏家的秘籍;這不僅是一本投資秘籍,更是一本有助于你創業、取得財富的指導手冊;這不僅是一本能夠助你取得財富的手冊,更是一種能夠教會你在日常的生活中用合理而積極的心態對待一切的贏家模式?! ≮A家與輸家的區別,集中于看待五大問題的分歧上,即如何確立事件中的主導地位、如何看待失敗與虧損的意義、如何明確成功與財富的關系、如何挖掘表象與規律的內涵、如何把握風險與機會的轉換。弄清這些問題,不僅能決定你在股市中的角色,更能讓你對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問題看得更加清晰。筆者根據十余年來的股市親身經歷,結合以上五大問題,創立了股市五大實用系統(即政策解讀分析系統、次新股牛股操作系統、“年報板塊”操作系統、趨勢技術分析系統、趨勢止盈法與止損法),并將系統產生的靈感、思路、分析的過程、深度挖掘的角度、得出結論的方法,以及股民轉化為自身應用的要點、未來擴展的模式等一一展示,幫助股民一步步地成為贏家,特別是讓股民學會如何開發對自己有用的股市實戰操作系統。為了幫助股民理解贏家模式中重要的五大要素,筆者特意在第一章每節后面進行了一個小的總結,旨在幫助股民強化贏家模式的思維?! ∈裁词恰昂苫ǔ乩碚摗??什么樣的逆向思維可以帶來股市贏利?為什么說逆向思維是成功股民的必備武器?為什么說熊市是股市賜予股民最好的禮物?為什么說重組失敗的個股是股市送的大禮?為什么說重組失敗的個股比重組成功的個股獲利機會更多且贏利范圍更大?為什么說追求更多贏利操作反而無法賺錢?為什么說操作得越頻繁距離財富越遠,而操作得越少越能夠實現財富的增值?“羊圈”理論為何能夠讓我們真正理解股市操作的意義?為何只有善待大多數羊舍棄少數羊才能夠成為贏家? 為什么說懂得“有所為有所不為”是股民成功的前兆?為什么說主動縮小贏利范圍,作繭自縛般的痛苦反而是幸福的?為什么說只有實現由蠶到飛蛾的蛻變,才能夠迎來更廣闊的天空?換位思考的基礎是什么?股市行情永恒不變的真理又是什么?為什么說看懂市場奇異走勢的秘籍是逆向思維? 情境模式的優勢和意義是什么?為什么說情境模式可以將歷史復制來指導當下的操作,又可以通過創設情境來模擬未來市場的走勢,從而持續贏利?通過情境模式創立的法則,我們能夠發現很多股市諺語與技術圖形中的誤區:使用技術圖形究竟為何無法帶來贏利?為什么說“橫有多長豎有多高”已經過時? 如何通過創設情境來創立“價格暴漲引導股價暴漲”獲利系統和“股指期貨贏利”系統?“賺了指數不賺錢”的情境難題如何解決?為什么一個簡單的情境創設能引發一連串無窮盡的思考,從而獲得一個又一個別人不知道的贏利方法?如何在起點處就領先別人一步,然后逐漸積累,想別人之未想、賺別人想不到的錢,從而越贏越多? 股市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如何通過已知去探索未知,從未知發現更多的已知?迷宮的意義不在于你跑多快,而在于你是否發現了方向,如同贏利空間是無限的,但操作成功的次數和成功率卻是有限的。因此作為贏家,必須要在有限的操作中實現無限的價值,那么其有何秘訣? 股民的四大核心競爭力是什么?為什么平凡的因素卻能夠帶來神奇的力量?為什么說創造奇跡的人往往不是最聰明、最機靈的人,而是擁有信念的人?股民如何做到實現自己的財富目標?誰是贏家,誰是輸家,贏家是否會成為下一個輸家,而輸家又能否成為贏家?在這輸贏之間,如何讓自己處于不敗之地?成為一個簡單的贏家就夠了嗎?個人的成功必須要承擔起對社會和國家更多的責任,那么我們又該做什么呢? 以上種種問題,筆者都將在書中為您揭曉答案,讓我們一起開啟贏家模式吧。
內容概要
股市里,為什么有人成了贏家,有人卻是輸家?作者認為差別是由股民在五大問題上不同的認知所造成的:如何確立事件中的主導地位、如何看待失敗與虧損的意義、如何明確成功與財富的關系、如何挖掘表象與規律的內涵、如何把握風險與機會的轉換。
本書為作者“股市贏利三部曲”的第三部,根據自身十余年股市親身經歷,結合五大問題,開發出八大實戰操作系統:政策解讀分析系統、次新股牛股操作系統、“年報板塊”操作系統、趨勢技術分析系統、趨勢止盈法與止損法、逆向挖掘“重組”操作系統、股指期貨分析與操作系統、“價格顯露會暴漲”操作系統,并將其產生的思路、挖掘的過程、總結的結論以及股民將其轉化為自身應用的要點、未來擴展的模式等一一展示,幫助股民學會開發對自己有用的股市實戰操作系統,從而成為股市大贏家。
作者簡介
玉名,《搜狐旺財》名譽主編、各大財經網站名博主、金融界網2010年十大金牌博主、《中證內參》特邀專家。1998年進入股市,屢遭失敗,陷入“七賠”怪圈之中;2000年起潛心鉆研,獨創了“主體思維選股法”,并憑借此法加入到了股市“一賺”的人群,從此開啟了持續贏利之路。已出版《選股其實很簡單:主體思維選股法》、《股市錢規則:讓你賺得更多的秘密》,前者入圍“2010年和訊華文財經圖書大獎”。
書籍目錄
序言
第一章 贏家模式與輸家模式
第一節 股民才是主導者——政策解讀分析系統
第二節 如何看待失敗與虧損——次新股牛股操作系統
第三節 如何看待成功與財富——“年報板塊”操作系統
第四節 表象與規律的內涵——趨勢技術分析系統
第五節 風險與機會的轉換——趨勢止盈法與止損法
第二章 逆向思維贏利法
第一節 逆向思維的基本要素與核心
第二節 利好與利空的真相——逆向挖掘“重組”操作系統
第三節 學會不操作方能賺大錢——“羊圈”理論的啟示
第四節 看懂主力資金的真正意圖——換位逆向思考發現真相
第三章 情境分析模式
第一節 情境分析的思路與優勢
第二節 通過自然情境揭秘股市規律——股指期貨分析與操作系統
第三節 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把握未來——股指期貨與ETF套利模式介紹
第四節 一招鮮吃遍天——“價格顯露會暴漲”操作系統
第四章 拓展能力,持續贏利
第一節 已知與未知——找到適合自己的贏利模式
第二節 質疑和探索是賺錢的法寶
第三節 無限機會與有限操作——股民贏利規劃圖
第五章 賺在起跑線
第一節 股民的核心競爭力
第二節 獨善身與濟天下
第三節 股市贏利三部曲
章節摘錄
糾錯模式的存在才是贏家的關鍵 贏家與輸家在對待虧損與失敗問題上最大的區別在于,輸家往往只是單純地在操作,不斷地操作;而贏家在日常的操作中,專門設立了認錯與糾錯體系,這不僅可以從操作中積累對市場的感知,還可以從糾錯模式中有針對性地得到更豐富的實戰經驗,并將感知與經驗進行再度升華與提煉,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很多時候,股齡長并不代表股民經驗豐富,只有經過充分反思、糾錯,才能真正成長?! 〈藭r筆者想提一下止損的問題,因為遇到虧損后,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止損,將虧損控制之后才能夠進入糾錯模式中。之前筆者在另兩本書中已經介紹了很多的止損方法,諸如固定值止損法(以股價跌破5%、8%、10%、13%、15%等固定數值作為止損的依據)、均線止損法(以跌破5日、10日、20日、30日、60日均線作為止損的依據)和趨勢止損法(根據市場動態趨勢等綜合指標來止損)等,無論股民使用哪種方法實際上都存在同樣的問題,即股民如何去看待止損。此時就有一連串的問題出現:“沒有賣出意味著虧損只是賬面的,而一旦賣出了就是實實在在的賠錢了,那么止損不是反而給股民帶來了虧損嗎?”“如果我止損了,股價又漲上去了怎么辦?”“我就是止損了,也不知道該買什么,或許套得比這只股還多,算了,還是不動了?!薄拔也毁u,我持有個10年、8年總會解套的?!毕嘈藕芏喙擅穸加龅竭^這樣的情景,尤其是在勸被套牢的股民進行止損時,上面的言論就會一次次地出現?! ∵@其實也是贏家與輸家對待虧損的不同態度,輸家考慮的是如何逃避責任、逃避現實,而贏家則是想著如何積極地應對。其實被套就已經說明是之前的操作出現了錯誤,而明知風險存在、個股還會跌,為何不逃呢?甚至有些股民盲目選擇補倉,這難道不是“自取其套”嗎?難道股民來到股市中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自己的資金被套嗎?即便股民是想用“愚公移山”的精神來面對“被套”,那么當初為何不直接存定期或者買債券,那樣長期持有的收益不是更大、更穩定嗎?錯誤始終是錯誤,再堅持也無法變成正確的。如果錯誤已經無法挽回,最好的做法就是及早認錯,接受這個局面,盡早地結束錯誤以開始新的征程?! ≡谮A家模式中,止損的目的在于糾錯和控制風險,而不是通過止損來贏利。所以止損操作的關注點就應該是如何控制風險,而不是抱著僥幸心理認為別人會為你的錯誤埋單,股市中沒有救世主,只有股民自己能救自己?;蛟S你永遠無法找到一個合適的止損位置,即你無法避免止損后股價的上漲,但你要明確的是,止損操作就是控制風險,如何贏利那是之前制訂計劃和買入策略時該做的,不能奢望讓止損操作彌補先前的損失,那樣只會產生更多的偏差。明確操作的目標,知道要達到什么目的才是關鍵?! ∶鞔_了止損之后,我們就能夠進入糾錯模式建立的實際操作階段了。如圖1–24所示,首先,虧損發生后,我們先要承認虧損的事實,積極地進行補救和止損。其次,從結果出發去反推造成虧損的原因,諸如是否對市場趨勢判斷失誤,是否對資金動態把握不夠(資金特點決定熱點板塊所在),風險控制機制是否缺失,對板塊研究有哪些地方做得不足,在個股操作上是否出現了偏差。一番反思之后,我們往往能夠很快地找到錯誤的根源所在,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當然這樣的過程很可能不止經歷一次,尤其是當修正之后依然出現類似的問題時,這說明很可能是股民自己在逃避困難,自己掩蓋了問題的真相,需要重新反思再進行修改?! ∽詈筮€有一點是需要股民在面對虧損時注意的,即做好計劃和制定策略只是一個方面,股民在實戰中的執行力和執行紀律同樣是很關鍵的要素。筆者在對股民平時的操作進行觀察后發現,很多股民往往計劃做得很好,但一到實際操作中就很容易因為盤面的一些波動而隨意地改變計劃;在反思時,股民往往會懊悔為何沒有執行,然后便重新開始新的操作,根本沒有進行深入總結,實際上這樣的態度是對自己資金不負責任的表現。正確的做法是,制訂好了計劃就要堅定地執行,這樣如果出現了虧損,就能知道問題不在于操作,而是源于制訂計劃時的思考不周,就很容易找到錯誤從而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這樣隨著操作經驗和修正效果的累積,股民成功的概率也就越來越大?! 〗涍^了這樣一步步地反思之后,往往就能夠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避免在操作中重復出現類似的錯誤。此時,對于普通股民來說就已經完成了糾錯模式,而當股民能力有所提升之后,還可以進行更深層次的總結,即將成功的操作模式化,讓成功可以重復地出現,不斷地復制利潤(該點在本章第三節中還將有更為詳細的敘述)。其實,前面筆者反思次新股操作中多次失敗的經歷,實際上就是采用了上面介紹的糾錯模式,一步步反思、總結并建立起一套實戰操作次新股的系統,筆者希望股民也要對此多多進行嘗試,相信會有很多的“意外”收獲。 ……
編輯推薦
股市贏利需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這種競爭力就是別人拿不走的思維模式。本書旨在從思維上幫助讀者建立贏家思維,形成“核心競爭力”,幫助讀者形成真正適合自己的贏利模式。作者以自己十余年的股市投資經驗為基礎,從理論到實踐,從現象到本質,層層解析,邏輯清晰,化繁為簡,適合最廣大的普通股民。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