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5 出版社: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李巍 頁數:663 字數:70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奔馳/寶馬汽車故障診斷手冊》系統地闡述了奔馳和寶馬汽車常見故障的成因、易損部件和檢修方法,詳細說明了各種功能匹配、編程、設碼等方法,還介紹了很多編者多年來總結的維修經驗和技巧,這些內容不僅突出了奔馳和寶馬車系的故障檢修特點,而且極大地提高了《奔馳/寶馬汽車故障診斷手冊》的實用性。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奔馳發動機的部件診斷 第一節 LH型發動機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二節 HFM型和ME型發動機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三節 K型發動機系統和KE型發動機系統的部件診斷第二章 奔馳發動機的故障診斷 第一節 啟動工況的故障診斷 第二節 怠速工況的故障診斷 第三節 加速及行駛工況的故障診斷第三章 奔馳底盤的部件診斷 第一節 自動變速器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二節 電子制動和穩定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三節 懸架和減振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四節 轉向系統的部件診斷第四章 奔馳底盤的故障診斷 第一節 自動變速器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二節 電子制動和穩定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三節 懸架和減振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四節 轉向系統的故障診斷第五章 奔馳車身電氣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一節 安全氣囊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二節 自動空調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三節 燈光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四節 中控鎖控制系統和車身防盜報警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五節 車窗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六節 坐椅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七節 轉向柱電動調整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八節 倒車鏡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九節 雨刮器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十節 天窗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十一節 信號接收和觸發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十二節 行李箱蓋液壓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十三節 停車輔助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四節 儀表板的部件診斷第六章 奔馳車身電氣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一節 安全氣囊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二節 自動空調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三節 燈光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四節 中控鎖控制系統和車身防盜報警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五節 車窗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六節 坐椅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七節 轉向柱電動調整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八節 倒車鏡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九節 雨刮器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十節 天窗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十一節 信號接收和觸發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十二節 行李箱蓋液壓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十三節 停車輔助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四節 儀表板的故障診斷第七章 寶馬發動機的部件診斷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部件診斷及檢修方法第八章 寶馬發動機的故障診斷 第一節 啟動工況的故障診斷 第二節 怠速工況的故障診斷 第三節 加速及行駛工況的故障診斷第九章 寶馬底盤的部件診斷 第一節 自動變速器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二節 ABS/ASC/DSC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三節 減振和懸架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四節 轉向柱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五節 電控機械式停車制動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六節 主動轉向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七節 輪胎壓力報警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八節 動態駕駛系統的部件診斷第十章 寶馬底盤的故障診斷 第一節 自動變速器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二節 ABS/ASC/DSC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三節 減振和懸架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四節 轉向柱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五節 電控機械式停車制動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六節 主動轉向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七節 輪胎壓力報警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八節 動態駕駛系統的故障診斷第十一章 寶馬車身電氣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一節 安全氣囊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二節 自動空調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三節 燈光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四節 車窗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五節 坐椅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六節 倒車鏡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七節 雨刮器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八節 天窗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九節 中控鎖和遙控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十節 儀表板的部件診斷 第十一節 車身防盜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十二節 行李箱蓋液壓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十三節 遮陽卷簾系統的部件診斷 第四節 停車距離控制系統的部件診斷第十二章 寶馬車身電氣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一節 安全氣囊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二節 自動空調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三節 燈光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四節 車窗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五節 坐椅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六節 倒車鏡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七節 雨刮器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八節 天窗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九節 中控鎖和遙控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十節 儀表板的故障診斷 第十一節 車身防盜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十二節 行李箱蓋液壓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十三節 遮陽卷簾系統的故障診斷 第四節 停車距離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
章節摘錄
奔馳發動機有一個比較完善的發展過程,從早期的化油器式發動機、機械噴射/機電噴射發動機發展到目前的電子燃油噴射發動機,這些發動機在結構方面的主要區別在于混合氣供給方式和電控方式不同,基本機械部件方面變化不大。為了使讀者能更好地學習和掌握奔馳發動機的部件診斷方法,本章重點介紹電子燃油噴射發動機的相關內容。電子燃油噴射發動機系統分為LH型發動機系統、HFM型發動機系統和ME型發動機系統,三者的主要區別在于進氣控制方法不同。隨著電子控制技術的發展,LH型發動機系統和HFM型發動機系統已趨于淘汰,目前主流的發動機系統是ME型發動機系統。從車系結構特點來看,LH型發動機系統最能夠體現奔馳發動機的控制特點,而且后來的HFM型發動機系統和ME型發動機系統也是由LH型發動機系統發展而來的,在部件診斷方面有許多共同之處。因此,本章主要以LH型發動機系統為例介紹奔馳發動機的部件診斷方法,對于其他發動機系統的部件診斷方法,可以參考本章內容。LH型發動機系統配置在W129、w140等底盤車型上,對應的發動機型號為M104、M119、M120等。傳感器對發動機的進氣量進行測量。噴油器采用并聯方式布置,按順序進行噴射。發動機的進氣量由節氣門開度決定,發動機控制模塊根據節氣門位置信號、空氣溫度信號、點火正時信號、發動機轉速信號、冷卻液溫度信號、自動變速器擋位開關信號、氧傳感器信號等對噴油量進行修正控制。LH型發動機系統的突出結構特點如下:發動機的燃油噴射、進氣、點火分別由各自的控制模塊控制,即發動機控制模塊(LH控制模塊)對燃油噴射進行控制,點火控制模塊(EZL控制模塊)對點火線圈進行控制,電子節氣門控制模塊(電子節氣門/定速/怠速控制模塊)對節氣門進行控制。點火信號是由點火控制模塊發送的,節氣門信號是由電子節氣門控制模塊發送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