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4 出版社:人民日報 作者:[法]布封 頁數:433 譯者:陳煥文
Tag標簽:無
前言
布封曾經說過,造物主是一個智者。在他的籌劃下,人類和其他自然萬物平等共存,自然才能顯得如此完美。是的,如果自然界只是人類單獨的表演舞臺,那么我們只能是一個獨舞的精靈,舞姿再優美,也無觀賞者與我們共享?;诖?,對人類之外的自然的記錄,才顯得如此必須。這個理由并不是一種空洞的吶喊,也不是聊以自慰的話語,《自然史》的魅力就在這里。即使我不能斷定這是否就是布封編寫《自然史》的初衷,但至少我可以說這是我們編譯此書的初衷。布封以其儒雅的風度,淡泊地編寫著,他的語言清雅生動,翻開任意一篇,我們都會看到他駕馭語言的能力。此外,布封的文字還洋溢著和諧、愉悅的情緒,因此即使歷史沒有評價布封是一位唯美主義者,觀賞者也會斷定他是唯美的! 《自然史》凝聚了布封的思想,首當其>中的是他的“唯物論”思想。當人們還在以“創世記”的觀點去解釋宇宙起源的時候,布封“第一個把宇宙的歷史正確地、詳細地、科學地給我們描繪出來”。布封把對人的研究也放在自然中,他寫到:“從切實考察大自然而來的第一個真理,也許是要使人難為情的,這真理就是他應該把自己放到其他動物一塊,他的整個物質方面都像其他動物”。其次《自然史》中對動物的肖像描繪具有科學、文學價值。在記錄動物時,布封既有對現狀的描寫,也有對物種演變的敘述:既描繪動物的外部形態,又描繪動物的內部生理結構。為了使文章不會太過單調,他還頻繁地變換描寫的方式與敘述的線索。因此,布封的《動物史》之所以受到人們永久的贊美,就是因為布封有那支“高超的、典雅的、壯麗的筆”。最后,在《自然史》中布封還表述了其對物種進化的思想,他曾經論述到,物種是變動的,古代物種沒有現代多;他又論述到,弱者被強者淘汰,而生存的物種又由環境、氣候、營養的影響而逐漸改良,或者變質,或者變形:他還論述到,有新的物種來代替舊的物種??傊?,在那“不斷的消滅和更新的永恒過程中”,他已經隱約地發現了“物競天擇”的許多規律。這樣的一本書在浮華的當代社會中宛若一處平靜的世外桃源,盡管它不具有道德的力量,但卻能洗滌人們心底市儈的污垢。在閱讀這樣一本書時,我們會發現我們的心靈將不會游蕩在世俗的喧囂中,而是在一個充滿生機的大自然里飛翔;尤其在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深山峽谷、高原雪地清醒我們被世俗生活攪混的大腦,這樣的一本書將會呈現給我們一片幽寂的天空。編譯者2007年12月6日
內容概要
五百余種奇妙品物,近五百幅彩色插圖,全面提升閱讀品味?! ∵@是一部傳世的博物志,全書包括了地球史、人類史、動物史、鳥類史和礦物史等幾大部分。作者綜合了大量的事實材料,對自然界作了精確、詳細、科學的描述和解釋,提出許多有價值的創見。本書在物種起源方面的貢獻尤其突出,作者倡導生物轉變論,指出物種因環境、氣候、營養的影響而變異。這些觀點對后來的進化論有直接的影響,因而達爾文稱布封“是現代以科學眼光對待這個問題的第一人”?!蹲匀皇贰返奈膶W價值也很高,其中關于動物形態的描繪尤富藝術性。作者以科學的觀察為基礎,用形象的語言勾畫出各種動物的一幅幅生動的肖像,豐富了全書的內容。
作者簡介
布封是18世紀時期法國最著名的博物學家,生于法國的蒙巴爾。年輕時的布封,曾經留學英國。在那里學習過一年的教學、物理學和植物生理學。對于現代科學來說。布封所作的最大貢獻是編著了《自然史》,在這部著作中布封提出了許多有關“進化論”的論述。他的這些進化論觀點,為“系統進化論”的形成和發展鋪平了道路。盡管在其論述中,布封并未詳細描述物種變化的根本原因和進化方法,但他依然是近代以科學精神探討進化論問題的第一人。
布封是現代地質學的先行者,他關于生物的描述。對后來的進化論有直接的影響,在物種起源方面,達爾文稱他為“現代以科學眼光對待這個問題的第一人”。
布封的勝利,是由于他為那些相信人類可以發現萬物自然原因的人提供了一個流行的框架。
書籍目錄
編 譯者語布封傳略第一編 動物 第一章 家畜禽 馬 驢 ?! ⊙颉 ∝i 狗 貓 雞 第二章 野獸篇 鹿與狍子 兔 狼與狐貍 獾、松貂和白鼬 鼠 刺猬 河貍 獅與虎 豺與熊 象 犀?! ●橊劇 “唏R、駝鹿和馴鹿 羚羊 河馬與貘 羊駝和小羊駝 樹懶與猴子 第三章 飛禽篇 鷹與禿鷲 鳶與鴛、伯勞、貓頭鷹 鴿子、麻雀 金絲雀、 鶯、紅喉雀 南美鶴 鵲鎢 與鷦鷯 蜂鳥 翠鳥、鸚鵡 啄木鳥 鸛與鷺 鶴、野雁和野 鴨 山鷸 鳳頭麥雞 和鵒 土秧雞 鵜鶘 軍艦鳥 天鵝與鵝 孔雀 山鶉與幼鶉 嘲鶇 夜鶯與戴菊鶯 燕子 雨燕第二編 植物 第一章 植物的概念 和種類 植物的細胞 植物的組織和器官 第二章 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 光合作用 蒸騰作用 第三章 藻 藍藻門與紅藻門 甲藻 門、紫菜與輪藻門 綠藻門 褐藻門 第四章 苔蘚植物 苔蘚植物的結構與生殖 地錢、葫蘆蘚與金魚藻 真菌類植物 第五章 蕨 蕨類植物的特征和結構 桫欏和鐵線蕨 鱗木和鹿角蕨 第六章 裸子 裸子植物的形態 代表植物 第七章 被子 根 莖 葉 花 果實 種子第三編 礦物 第一章 自然元素礦物 金、銀、銅、鉑 砷和銻 硫和金剛石、石墨 第二章 硫化物及硫酸礦物類方鉛礦與辰砂 閃鋅礦、硫鎘礦與輝 銻礦 斑銅礦、黃銅礦與輝銅礦 黃鐵礦、磁黃鐵礦與白鐵礦 脆銀礦、深紅銀礦與車輪礦 黝銅礦與砷黝銅礦 第三章 鹵化物 石鹽、鉀石鹽與氯 銀礦 光鹵石、冰晶石與螢石 紅寶石與藍寶石 水鎂石、褐鐵礦與水錳礦 第五章 碳酸鹽、硝酸鹽和硼酸鹽 文石、方解石與白云石 孔雀石、藍銅礦與鈉硝石 硬硼酸鈣石、鈉硼解石與四水硼砂 第六章 硫酸鹽、硌酸鹽、鉬 酸鹽和鎢酸鹽 石膏、天青石與硬石膏 重晶石、膽礬與明礬石 雜鹵石、青鉛礦與絨銅礦 硌鉛礦與鉬鉛礦 黑鎢礦與白鎢礦 第七章 磷酸鹽、砷酸鹽和釩酸鹽 天藍石、藍鐵礦與獨居石 綠松石、銀星石 與磷灰石 水砷鋅礦、光線礦與鈷華 砷鉛礦、橄欖銅礦與臭蔥石 釩鉀軸礦、釩銅礦與釩鉛礦 第八章 硅酸鹽 橄欖石、硅鎂石類與黃玉 十字石、硬綠泥石與紅柱石 藍晶石、藍線石與藍柱石 異極礦、符山石與綠柱石 電氣石、黑柱石與斧石 鋰輝石、硬玉和陽起石 針鈉鈣石、硅灰石與柱星葉石 白云母、鋰云母與黑云母 中長石、奧長石與培斜長石 青金石、白榴石與方柱石第四編 人類 第一章 人的一生 童年 成年 老年與死亡 第二章 人類本性的 喪失——習俗的惡果 割禮——習俗對男性的迫害 貞操——習俗給女性的枷鎖 習俗對女性的壓制 第三章 論人 人的表情 人的本性 人的雙重性 第四章 人的感覺 第一個人談他最初的感覺 感覺的產生與傳遞 幸?!獙﹂L壽的體驗 快樂與痛苦 第五章 論夢 夢:模糊的回憶 夢和想象 第六章 人類的社會 野蠻人和社會社 會的形成 第七章 人的優越性 人與獸的比較 人力改造自然第五編 自然的世代 第一章 地球及其組成 自然的分類地球 大海與沙漠 第二章 自然的各個世代 宇宙的發展 洪荒時代 最古老的物類 海流與火山對地形的影響初 民生活 科學和和平 附:布封的進化觀 物種退化 飛蟲社會質疑 述評: 學術界對布封的評價 布封及其《自然史》 布封及其進化論思想
章節摘錄
插圖:河貍筑堤六七月間,河貍開始聚集并組成群體:它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很快就組成一支數量多達二三百頭的大軍,它們聚會的地方通常是其居住處,而且總是位于河邊。倘若它們的住宅區水面平穩,如同總是保持同一水位的湖水,它們就不用辛勞地去筑堤;但如果是在如同小溪、河流一樣,隨時會出現水位漲落的流動水域,它們就需筑起圍堤來截流,使之形成一方水位平穩的池塘或水域。它們筑造的圍堤像一道水閘橫穿河流,從此岸到對岸,長約80至100尺,基部厚達10尺或20尺。對于河貍這樣的小型動物來說,此項工程十分浩大,也的確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這項工程不但非常浩大,而且其堅固性也令人驚異。它們通常是在淺河水處建堤,假若河邊有棵大樹,能倒向河里,它們就先將它啃斷,用來作堤壩的主要部件。這樹往往有兩個人的身軀那么粗,它們沒有任何別的工具,僅靠四顆門牙,就在樹根處啃咬,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將樹折斷,而且還可控制其倒立的方向,讓它朝橫穿河流的方向傾倒,然后折下躺倒大樹的枝權,使樹水平光滑,各處擁有共同的支撐力。這項工程需要河貍們共同完成:樹砍倒后,好幾只河貍一起上,啃斷樹權,同時其它河貍在河邊奔走,折些或如人小腿粗細、或如人大腿粗細的小樹,去掉枝權,在一定高度將它們咬斷,充作木樁。河貍們先從岸上將木塊運到河邊,再從水上一直拖到工地,它們將木塊做成緊密的樁基,并插得很深,木塊之間還會纏上樹枝,因此可以想象,這項工程是多么困難!因為要豎起木樁,并且使其基本垂直于河底,河貍們必須把木樁靠著河岸,或橫在河上,叼起粗的一端;同時其他河貍鉆入水底,用前爪刨個洞,將木樁的細端插進洞中,這樣木樁才能站立。一部分河貍插木樁時,另一部分則去找泥土,用足加水攪拌,用尾巴把泥土打緊,并且需要用嘴銜、用前爪捧去搬運大量泥土,填塞到所有間隙處。樁基由好幾排木樁組成,高度相等,并排豎立,從此岸延伸到對岸,到處都砌滿泥土。在水流過來的一邊,樹樁是垂直的;相反,支撐樹樁負荷的一邊則是傾斜的。因此堤壩底部達10到20尺寬,頂端寬則只有兩三尺,這樣它就有充分的大小和堅固性,并且還具備了最佳的造型以便蓄水、攔水、承受水重、分散沖擊力。在最薄弱的堤壩頂端,它們斜開出兩三個排水口,隨河水的漲落,將其擴大或縮小,發生突如其來的特大洪水時,堤壩就會出現幾個缺口,但水位一降,河貍便會重新將這些缺口修好。河貍的習性在水中的居所旁邊,河貍建起倉庫,每個河貍家庭都有與其數量相應的倉庫,所有的河貍都享有同樣權力,從不去搶劫他人的倉庫。有人見過一個數量達20或25戶的群落,這樣大規模的定居點極為罕見,通常為數不多。一般常見的群落只有10個或12個家族,每個成員都有獨立的范圍、倉庫和住宅,它們絕不允許外來成員住到自己的籬墻內。一般小的河貍家族有2個、4個或6個成員,大的約有18個或20個,據說最大的家族擁有數量多達30只的河貍,它們家族成員的數目幾乎都是偶數,雌雄數量總是相等。因此即使少算一些,河貍的社會也往往會由150或200名組成,它們首先全體一起建筑起那項偉大的工程,然后再分組筑造各自的宅子。河貍社會的成員就算再多,也始終會相安無事。因為共同的勞動加強了它們的團結,而且它們以共同營造的舒適環境、一起聚集并享用大量的食物維持著這種團結。它們胃口不大而且不講究,厭惡血腥肉膳,如此一來,它們連掠奪和爭斗的念頭都不會有。它們享受著人們一直期盼卻又得不到的所有幸福,彼此間是親密的朋友,就算有敵人,也懂得避開;它們以尾擊水產生聲音進行報警,聲音響徹所有住宅上空,聽到聲音后,每個河貍都作出選擇,或潛入水中,或藏身洞內,它們住宅的墻壁只怕閃電和人類的鐵器,其他任何動物都不能鑿開或推翻。這些庇護所既安全,又整潔舒適:地板上鋪滿綠色,黃楊或樅樹的枝條是地毯,上面絕不會有垃圾,因為它們不能容忍絲毫的垃圾;面水的窗子作涼臺,白天,它們在那里度過大部分的光陰,或者納涼,或者洗浴,它們整個下半身浸泡在水里,頭和上半身卻是直立地挺著。它們有時會到遠一點的冰層下,這時,逮住它們是非常容易的:只要在一側進攻它們的窩,同時守候在不遠處冰層上鑿開的窟窿邊,就能抓住它們,因為它們必須到窟窿邊上去呼吸。河貍在夏天聚集起來,七八月用來建造巢穴,九月儲存樹皮樹枝,之后便去享受勞動成果,品味溫馨的生活。秋冬季節是休息和戀愛的時節,河貍之間通過歡樂和艱辛的共同勞動,彼此互相結識、產生好感,然后結成夫婦。它們的結合不是偶然,也不是出于純自然的需要,而是選擇趣味相投的同伴進行結合:它們一同度過秋冬,彼此都很滿意;一起呆在家中消閑自在,偶爾的出門只是去進行愉快有益的散步或帶回自己喜歡的新鮮樹皮。據說,河貍懷胎四月,冬末產崽,每胎通常兩三只,雄河貍大約就在這時期離開住宅,到田間享受溫馨的春天和清香的水果,雖然它們不時回家,但就不會再住在家里了。雌河貍則在住宅照顧、養育小河貍,幾星期后,小河貍就能跟隨母親出門了;這時輪到雌河貍去散步了,它們在露天居住,吃魚蝦或新生的樹皮,如此,在水上、林間度過夏天。秋天到來時,河貍又聚集在一起。如果夏天泛濫的洪水沖垮了堤壩或窩,它們就必須更早地聚集在一起加以修復。
編輯推薦
《自然史(第3次印刷)》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