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2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作者:徐文明 頁數:233
Tag標簽:無
前言
弘揚中國文化,發揚民族精神,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神圣使命。中國文化以儒釋道三教為本,六祖惠能大師是中國佛教的杰出代表,其著作《壇經》更是唯一一部被尊為“經”的中國佛教經典,其中凝結了中印兩大文化源流的精粹,是人類精神的精華?! ∥遗c《壇經》大有因緣,有些話已經說過了,不再重復。2006年11月,在參加完本煥老和尚的百歲慶典之后,還開始了意義重大的禪宗文化之旅,特意參訪了慕名已久的新州國恩寺,這是當年六祖的故居?! ≌驹谏n桑的古樹下,看著龍山下面的一潭碧水,我不由想起“人杰地靈”,如此風景,才有這般人物,這般人物,才配得上如此風景,可惜山水仍舊,人事變遷,我輩去圣日遙,無法得見六祖當年的風采了?! ∩頍o常,法身長在,《壇經》便是六祖留給后人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遙想六祖當年在大梵寺登壇說法的情景,不由得不對《壇經》一書的名稱琢磨一番?! 秹洝反砹酥袊鸾痰睦碚擁敺?,是一個空前絕后的思想之巔,是臨之而小天下的禪法高臺。它看上去并無凌霄的氣勢,不會使人望而生畏,卻無人能夠跨越?! 〈艘桓邏?,通天地,會人神,上達佛境,中連凈土,下接世間,實為超凡人圣之關鍵,成佛作祖之階梯。
內容概要
《頓悟心法:六祖壇經導讀》是《六祖壇經》的導讀,中印兩大文明古國最優秀文化的碰撞與融合,造就了中國文化史的一代奇才——一個不識字的文化巨匠惠能,也孕育了中國佛教史上唯一一部由中國人創作并得到廣泛認可的佛經——《六祖壇經》?! 〗浭敲恳粋€宗教或文化體系的創始者或地位最高的圣人的作品,代表了宗教與文化體系的精神核心。作為非原創地和下游的中國佛教代表,傳佛心印、智慧高深、境界過人的惠能同樣為世界佛教貢獻出了一部足以與印度佛經相媲美的文化精品。
作者簡介
徐文明,1965年生,1990年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獲哲學碩士學位;1994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F為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價值與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重點學科中國哲學專業佛道方向學術帶頭人。兼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佛學院研究生導師、武漢大學中國佛學及佛教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
主要著作有:《中國佛教哲學》、《六祖壇經注譯》、《中土前期禪學思想史》、《出入自在:王安石與佛禪》、《十一世紀的王安石》等;音像制品《和諧圓滿的人生智慧:佛學》、《為人處事的新智慧》;發表論文一百二十余篇。
書籍目錄
千古一經中印兩大文明古國最優秀文化的碰撞與融合,造就了中國文化史的一代奇才——一個不識字的文化巨匠惠能,也孕育了中國佛教史上唯一一部由中國人創作并得到廣泛認可的佛經——《六祖壇經》?!读鎵洝泛我苑Q為經經是每一個宗教或文化體系的創始者或地位最高的圣人的作品,代表了宗教與文化體系的精神核心。作為非原創地和下游的中國佛教代表,傳佛心印、智慧高深、境界過人的惠能同樣為世界佛教貢獻出了一部足以與印度佛經相媲美的文化精品。六祖惠能在中國佛教史和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六祖在中國佛教史上知名度最高、影響力最大(凡言禪,皆本曹溪)、思想原創性最強,并且是中國佛教成熟與鼎盛時期的代表。以惠能為代表的中國佛教文化,與孔子代表的儒家文化和老子代表的道家文化鼎足而立,形成了三教為本的中國文化格局。自序品偉大人物自有偉大的經歷,傳奇英雄充滿傳奇的色彩。高貴而神奇的家世出生、精彩而難得的得法因緣、艱難曲折的早期生涯、石破天驚的出山說法,六祖用自己真實的人生經歷,寫就了兩個大字:傳奇。高貴的出身,神奇的出生流落蠻荒的“貓獠”,卻是聲名顯赫的范陽盧氏之后。毫光騰空,異香滿室,梵僧賜名,神奉甘露,出生時的種種瑞兆預示了他不平凡的一生。黃梅求法,四處隱居賣柴人聞經有省,遠赴黃梅求法,與五祖師資道合,以居士身得無上道,承祖師位。后又隱居避難,流落四方。風動幡動,石破天驚六祖出山弘法,一句“仁者心動”,振聾發聵,驚動了正在講經的大德印宗法師。由此剃度出家,傳道說法。拉開了他一生中最輝煌的傳法生涯的序幕。般若品大梵寺說法是《六祖壇經》的核心,《般若品》是大梵寺說法的核心?!澳υX般若波羅蜜”揭開了自性法門、無上頓教的神秘面紗,露出了最上乘禪法的筋骨。摩訶般若波羅蜜法無量大般若經,其要在此“摩訶般若波羅蜜”一句,此一句關鍵在“摩訶”(大),大才能有智慧,有智慧才能到彼岸。因此當存大心,發大愿,入大定,開大智,行大愛,成大事,立大業,證大道。直入佛地,萬法歸一簡單直捷,易解易修,一念頓超,直入佛地,抓住關鍵,萬法歸一。這是般若品的特色,也是六祖心法的要點。決疑品何為真功德,何為真西方,何為真修行,何為真出家?六祖的開示不僅揭示了在家修行的要法,還開創了“身中凈土”、“自性彌陀”的禪宗凈土法門。為后世禪凈合一奠定了基礎。并且開人間佛教、生活禪之先河。功德與福德修福不修慧,求善報不思出離,這是許多人尤其是在家人的局限。六祖通過揭示智慧出離為功德來勉勵眾生從追求往生人天善道小果到出離因果、證得涅槃。凈土與西方凈土無方所,方便說為西。心凈即西方,執著達無期。六祖打破了對西方的迷信,指出心凈即凈土,不必求東西。內土與外土迷人執外相,悟者求內實?;笳咔髢敉?,智者自凈意。法身非內外,何必念東西!在寺與在家在寺不修行,與在家何異!在家而出家,功德大無比。心平而行直,日用常饒益。生活即佛法,眾生皆受利。定慧品坐禪品懺悔品機緣品頓漸品征詔品付囑品附錄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