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2 出版社:許廣智 中國藏學出版社 (2009-02出版) 作者:許廣智
內容概要
《西藏傳統文化與可持續發展(套裝上下冊)》內容簡介:“西藏傳統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課題,是由西藏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所長許廣智教授主持和承擔的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百所重點研究基地重大課題。為更好地完成這樣一個重大任務,不僅該課題由四川大學、西藏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充分討論確定,而且還廣泛爭取藏學專家的意見。同時,還在校內外組織學術力量,建立一個由15人組成的“西藏傳統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課題組?!拔鞑貍鹘y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全國許多藏學研究機構和藏學專家都或多或少地開展了這方面的研究和探討,也取得了不少可喜成果。但全面深入探討藏族傳統文化與西藏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和途徑,還是比較少見。
書籍目錄
引言第一節 西藏傳統文化概述一、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內涵二、藏民族的傳統文化及結構、特點第二節 西藏傳統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一、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概念二、西藏傳統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第一章 西藏傳統宗教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第一節 西藏傳統宗教文化概述一、苯教文化二、藏傳佛教文化三、西藏其他宗教文化第二節 西藏傳統宗教文化的現狀分析一、西藏宗教的分布狀況二、西藏宗教的組織形式和發展趨勢第三節 西藏傳統宗教文化與可持續發展一、西藏傳統宗教文化對西藏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二、積極引導西藏傳統宗教文化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第二章 西藏傳統風俗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第一節 西藏傳統風俗文化概述一、西藏傳統風俗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二、西藏傳統風俗文化的種類與主要內容第二節 西藏傳統風俗文化的主要特點與價值功能一、西藏傳統風俗文化的主要特點二、西藏傳統風俗文化的價值功能第三節 西藏傳統風俗文化與可持續發展一、西藏傳統風俗文化的現實發展空間與時代挑戰二、改革西藏傳統風俗文化的重大意義第三章 西藏傳統道德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第一節 西藏傳統道德文化概述一、西藏傳統道德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二、西藏傳統道德文化的主要內容三、西藏傳統道德文化的主要特點第二節 西藏傳統道德文化的價值功能一、西藏傳統道德文化的價值功能二、西藏傳統道德文化與現代社會的關系第三節 西藏傳統道德文化與可持續發展一、西藏傳統道德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二、西藏傳統道德文化有利于現代社會的和諧發展三、西藏傳統道德文化有利于西藏經濟的發展四、西藏傳統道德文化有利于青少年的品德教育五、西藏傳統道德文化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第四章 西藏傳統法律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第一節 西藏傳統法律文化概述一、西藏傳統法律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二、西藏傳統法律文化的主要功能三、西藏傳統法律文化的主要特征第二節 西藏傳統法律文化的社會價值一、西藏傳統文化的社會價值功能二、西藏傳統法律文化與現代社會的關系第三節 西藏傳統法律文化與可持續發展一、西藏傳統法律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二、西藏優秀的傳統法律文化有助于保障現代社會的全面發展第五章 西藏傳統文學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第一節 西藏傳統文學文化概述一、吐蕃前期和吐蕃時期的藏族文學及其特征二、西藏分裂割據時期的藏族文學及其特征三、薩迦法王八思巴時期至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的藏族文學及其特征第二節 西藏傳統文學的基本內容和形式一、民間文學的基本內容和形式二、作家文學的基本內容和形式三、西藏傳統文學的社會功能及其影響第三節 西藏傳統文學與可持續發展一、西藏傳統文學表現的道德觀念二、西藏傳統文學對世界文學的貢獻及歷史任務第六章 西藏傳統藝術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第一節 西藏傳統藝術文化概述一、西藏傳統藝術文化的起源與形成二、西藏傳統藝術文化的主要內容第二節 西藏傳統藝術文化的特征、功能與變遷一、西藏傳統藝術文化的特征二、西藏傳統藝術文化的功能及共同性特點三、西藏近現代傳統藝術文化的變遷與發展第三節 西藏傳統藝術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可持續發展一、西藏傳統藝術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優勢二、西藏傳統藝術文化的精神資源與經濟資源的開發第七章 西藏傳統教育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第一節 西藏傳統教育文化的產生與形成一、 吐蕃時期的教育……第八章 西藏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第九章 西藏傳統政治制度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第十章 西藏傳統歷史古跡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第十一章 西藏天文歷算傳統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第十二章 西藏藏醫藥學傳統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第十三章 西藏傳統人口觀念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第十四章 西藏傳統的資源、環境意識文化與可持續發展后記
章節摘錄
插圖:后來在政教合一的統治下,西藏喪失了吐蕃時代吸納各種先進文化的博大胸懷,再也沒有像松贊于布等英明贊普那樣用強制手段引進、吸收和融合外來文化的勇氣。雖然在元明清時代,西藏作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西藏僧俗上層人物都與中央政權保持著密切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系,但在文化上并未達到開放的程度??梢哉f,在封建政教合一統治的1000多年里,西藏幾乎沒有大規模地吸收兄弟民族先進文化的壯舉,而是越來越封閉,越來越保守。正因為如此,西藏文化系統長期缺乏與外界的信息交流,不能吸收新文化的因素,占主導地位的宗教文化處于高度膨脹和無序狀態,嚴重地影響了西藏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從而使西藏文化失去了走向近代文明的可能性。4.西藏傳統文化是一種東方式的內傾文化作為中國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西藏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相比,同樣呈現出了東方民族特有的內傾文化的特點。這一特點與藏民族注重本體道德價值的自覺傾向有關。與西方以超越性上帝和原罪說道德價值觀為文化基礎不同,西藏傳統文化從總體上把人間秩序和道德價值的源頭放在了自己的心中,這一特點主要表現在藏傳佛教的佛性論和止觀說之中。藏民族曾經有過超越性和外在性文化的階段,但在封建社會中逐步消失了。藏傳佛教形成之前,苯教是社會意識的主要內容,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它完全滲透到整個西藏社會的政治、經濟及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人們的一切社會活動皆聽命于祭祀、占卜、巫術等宗教形式作出的安排,這就形成了人們濃烈的宗教感情和客體化的思維方式。苯教文化把人間秩序和道德價值的源頭放在了超越性的外界,表現出了一種向外求索的外在性文化的特點,吐蕃社會的開放與擴張足以證明這一點。但是,隨著封建農奴制度的確立,農奴的社會地位與社會價值都有所提高,整個社會的主體意識也隨之增強。佛教文化的傳科,思維主體的能動性大大提高了,使人們意識到在佛的領域中,“眾生平等”、“人人均有佛性”。所以,凈化心靈、虔誠修佛的道德修養,幾乎成為實現人格完善的唯一途徑。
后記
“西藏傳統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課題,是由西藏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所長許廣智教授主持和承擔的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百所重點研究基地重大課題。為更好地完成這樣一個重大任務,不僅該課題由四川大學、西藏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充分討論確定,而且還廣泛爭取藏學專家的意見。同時,還在校內外組織學術力量,建立一個由15人組成的“西藏傳統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課題組?!拔鞑貍鹘y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全國許多藏學研究機構和藏學專家都或多或少地開展了這方面的研究和探討,也取得了不少可喜成果。但全面深入探討藏族傳統文化與西藏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和途徑,還是比較少見。藏族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內容豐富。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如何使藏族傳統文化為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本課題組研究的重點。這里牽涉到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藏族傳統文化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也就是使西藏傳統文化成為西藏社會主義新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問題;二是藏族傳統文化如何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為推進西藏社會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發揮作用。經課題組近四年的艱苦努力和深入研究,形成了目前這本近百萬字的研究成果。參加本課題研究的成員和承擔的具體任務是:引言、第一章“西藏傳統宗教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當中第三節的“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一目、第五章“西藏傳統文學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當中的第二節“西藏傳統文學的基本內容和形式”,由許廣智教授撰寫。第一章“西藏傳統宗教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由拉巴次仁碩士、副編審撰寫。第二章“西藏傳統風俗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由夏格·旺堆碩士研究生撰寫。第三章“西藏傳統道德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由王春煥碩士、副教授撰寫。第四章“西藏傳統法律文化與可持續發展”,由衛絨娥碩士、副教授撰寫。
編輯推薦
《西藏傳統文化與可持續發展(套裝上下冊)》是由中國藏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