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天津社科院 作者:成實宗 頁數:280
Tag標簽:無
前言
自序:神奇而迷人的探夢之旅北美大片《盜夢空間》猶如一記驚雷,把中國觀眾全給震住了。首映的那一天,我去觀看這部對于我而言比任何其他人都要意義非凡的電影。沒有想到的是,我當時在電影院里看到的場景比電影本身更加震撼。當時的情景是,看完電影后,全場的燈光已經全部亮起,屏幕上正在播放字幕,但是足足有五分鐘,全場鴉雀無聲,竟然完全沒有以往看完電影散場時的喧鬧,所有的人都坐在座位上紋絲不動,眼睛直愣愣地盯著屏幕,兩眼無神,臉上沒有任何表情——那場景,就如同夢境一般的夢幻。只有一個坐在電影院最后排的男人,看著這個場景,臉上露出了神秘的微笑——對于他而言,克里斯托弗·諾蘭在電影中虛構的情節卻是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實故事,迪卡普里奧所扮演的盜夢師所用的夢境侵入技巧對于他而言就如同雕蟲小技一般。唯一不同的是,這個神秘男人在現實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與迪卡普里奧在電影中所扮演的角色有著天壤之別——迪卡普里奧是賊,是一個未經許可侵入到別人夢境中的賊。而這個男人,卻是一名夢偵探,是受人之托進入到當事人的夢境之中去尋找夢境背后真實人生狀態的探夢人。是的,早在十年前(那時候不知道克里斯托弗·諾蘭是否已經開始構思這部電影)這個擁有心理學博士學位的神秘男人就如同《蝙蝠俠》中的男主角布魯斯·韋恩一樣,開始了自己縱橫于客觀世界與心靈世界之間的雙重人生。白天,他是一家境外上市公司的高管,管理著一個布局大中華區的龐大企業,在現實世界里游刃有余。晚上,在繁忙的商務應酬之后,他化身為網絡空間中的夢偵探,在人類的心靈世界里馳騁,受形形色色的當事人的委托。這其中有清純少女,有危情怨婦,當然還有外表風光內心彷徨的企業高管和步入中年危機的老男人們——為他們探尋夢境背后的真實原因以及夢境對于他們人生的啟示。這種雙重人生一直默默地持續至今——探夢的人生就如同偵探的人生一樣充滿詭異、迷離和跌宕起伏,令這個男人深深著迷。今天,終于有一部電影來揭示這一鮮為人知的領域。然而,對于這個神秘男人來說,電影中的夢境跟每天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的真實夢境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真實的夢境遠比電影中所呈現的更為豐富、復雜、詭異和沒有邏輯??死锼雇懈ァぶZ蘭在電影中用一個陀螺的旋轉來區分夢境與現實,這其實只是一個烏托邦式的幻想——陀螺的停轉并不意味著一定是現實,這就如同有痛感并不意味著一定不是在夢境中一樣。大眾對夢境與現實關系的誤解,在于執著地想去區分哪個是虛幻的,哪個是真實的。其實這種區分毫無意義,因為夢境同樣是一種真實?,F實的真實是基于我們的意識層面的,是一種外在世界的真實;而夢境的真實是基于我們潛意識層面的,是一種體驗的真實,是一種內心世界的真實。這兩種真實同時存在,一個存在于客觀世界,而另一個存在于心靈世界——其實真正主宰我們生活的,卻是后者。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我們通常只能感知到現實所反映的客觀真實,而無法感知心靈真實。因此,我們才無法完整地認識自我,認識他人,認識人性,認識世界。探夢其實就是一次伴隨當事人展開一場心靈之旅的過程。夢是心靈的一扇窗戶,而我們的心靈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黑暗和混沌。因此,當夢這扇心靈的窗戶打開時,我們看到的窗戶里面仍然是漆黑一片——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阻擋了我們探尋心靈的腳步。然而,如果我們的當事人能夠鼓起勇氣在探夢人的指導下進入自己的心靈世界,那么,在經過短暫的適應之后,我們就會發現,原來這里并不如想象中的黑暗,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輪廓。如果當事人仍然具有探尋的勇氣,愿意在探夢人的帶領下繼續前進,這時就會碰到很多匪夷所思和稀奇古怪的事情,更多的是如同十八層煉獄里的孤魂野鬼和兇神惡煞——你會感覺到這完全是一個充斥著邪惡、野蠻、血腥、暴力和淫亂的惡魔般的世界——你想趕快逃離這個地獄般的世界。這時候最需要的仍然是勇氣。如果你能勇敢地面對這一切,站穩腳跟,定下神來,用無比的勇氣面對,突然某一天,你會“啊”的一聲驚叫——原來這個煉獄就是自己的心靈世界!這里面所有的妖魔鬼怪原來就是自己!至此,探夢就算取得階段性成果了。當夢偵探為你探尋到夢境所反映出來的真實心靈世界之后,你對人性的理解,你對人生的理解,你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就豁然開朗了——這就是探夢的意義所在。在這近十年的經歷中,我通過網絡與面談的方式與海內外形形色色的人一起進行了大量深度的夢境探索,積累了近千個深度探夢案例,揭示了大量隱藏在夢境背后鮮為人知的人性和人生真相。然而,我作為一名夢偵探,即使加倍努力地勤奮工作,卻仍然無法滿足海內外大量希望通過探尋夢境來尋找自我和人生真相的朋友們的需求。這其中,有人甚至專程從國外飛來國內與我見面接受面詢,就是為了了結一個幾十年來一直重復出現的夢境對她的人生造成的困擾。我知道有這樣需求的人比比皆是,然而,即使我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夢偵探的工作,也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因此,我決定站出來,用自己十年磨一劍所沉淀的隱秘探夢經歷和大量真實的探夢案例,向公眾展示真實的夢境結構以及夢境背后我們的人生真相。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公眾更多地了解夢境,了解夢境是如何向我們傳遞信息的,并且不要受到負面的夢境信息的干擾,因為夢境遠非我們想象中的那么簡單直白,它用它獨有的語言和邏輯,向我們講述我們不知道的自己的心靈故事。在本書付梓之際,我還要感謝各位夢主和夢女,是你們對我的信任以及面對自己心靈黑暗面的勇氣和坦誠開放的心態才能讓我完成如此艱巨的心靈探索任務??梢赃@樣說,如果沒有當事人的信任、配合和支持,在面對人類浩瀚無邊的心靈世界時,即使弗洛伊德再世,恐怕也只能是望洋興嘆了!
內容概要
我們為什么會做夢?每一個夢境代表的含義究竟是什么?夢能不能預言未來?這些疑問是不是也在你內心浮現過,而沒有人可以給出答案?
我們的意識遇到冷酷的現實而被壓抑成了潛意識,并最終形成我們的夢境,就如同熱氣遇冷而結晶成為冰花一樣。更加令人驚奇的是,夢境與冰花的形成規律竟然如此相似——有些雜亂無章,而有些卻精美絕倫。
夢境是一種真實。夢境的真實是基于我們潛意識層面的,是一種體驗的真實,是一種內心世界的真實,存在于心靈世界,并且真正主宰著我們的生活。無法感知心靈世界的真實,我們就無法完整地認識自我,認識他人,認識人性,認識世界。
夢是心靈的哈哈鏡,它照出我們的心靈,但是卻是用自己的方式——扭曲和荒誕。探夢的過程,就是通過夢境這個哈哈鏡中的形象去探索和推論鏡子前的真實情形。
本書結合眾多咨詢者不同的夢境,利用精神分析學派的知識來解讀夢中的表象。原來夢其實很大程度上是潛意識在告訴我們一些正確的觀點。很多夢中的事物可以表征為現實的人或物,從而解讀夢里那些看似奇怪卻又不得而知的現象。
夢投射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埋藏在心底下的情感,而書中將其解釋為潛意識的作用,是那些深藏冰山下的意識觀點在告訴我們什么是真正的自我。
作者簡介
成實宗,中國偵探式解夢第一人。涉獵廣泛,擁有建筑學、風水學、心理學、商業管理等多種跨學科專業知識和學歷,對傳統文化和現代科學文明研究頗深,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實戰派學者。行事低調,像蝙蝠俠一樣擁有多重身份,游離于主流精英社會與邊緣社會,現實社會與網絡虛擬社會之間。成實宗偵探式解夢只接受客戶私下委托,深度探尋內心真相。
書籍目錄
自序:神奇而迷人的探夢之旅
前言:窗上的冰花——夢的意義和奧秘
導讀:迷人的哈哈鏡——夢是如何來反映我們真實人生的
第一章 口是心非——愛情真相
愛情真的如我們的文學和影視作品所描述的那樣純潔和美好嗎?為自己所愛的人舍身這種情況真的存在嗎?或者說,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才會存在?要回答上述的問題其實很簡單,我們只需要弄清楚兩個小問題即可:第一,愛情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的?第二,愛情的濃度是固定的還是變化的?也就是說,愛情是100%的純果汁還是摻雜水分的果汁飲料?
弄清楚了上述的兩個問題,我們就可以看到愛情的真相了——那就是口是心非。
1. 繼母和她的情人們——愛情中的五味醬
一個糾纏著繼母、繼母的男性情人、繼母的女性情人以及同性戀情人的復雜混亂的夢境,到底表達的是一個什么樣的主題呢?
2. 河邊的小船——分手的預兆
伸手不見五指的電影院、大雪封路、沒有搭上的公交車、艱險的山路、沒有到山頂卻變成了下坡路、同學的目光以及小河邊的小船,這些都說明什么?
常言說,哀莫大于心死,愛情中也是這樣。心死之前有信號嗎?我們如何能夠發現這些信號從而拯救我們的愛情?
3. 論地震中貴族大廈的倒掉——戀愛中的小九九
地震了,趕緊逃,但是,樓似乎還沒有倒下來,那么,要不要跑回去穿衣服呢?要不要回去帶上錢和銀行卡呢?似乎有太多的搖擺,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夢境呢?
愛情是一場自己跟自己的戀情,你愛上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那另一半充其量也只是你的鏡像而已。從這個角度說,愛情其實并沒有超越人類自戀的范疇,只不過恐婚的人是超級自戀的人,而敢于做愛情冒險的人沒有這么超級自戀而已。
你是一個怎樣的人?是自戀還是超級自戀?看完這個夢境之后對照一下就應該知道了。
4. 變臉——愛情的天平
夢境中秀氣的男友突然變成了丑陋的男人,這個夢,想表達什么樣的主題呢?
文學和影視作品也可以觸發人的夢境,因為可以激發人對自身的聯想。這一個夢例就是夢女看了上一篇《戀愛中的小九九》之后所做的夢,很有意思吧,是一個受了別人的夢激發而聯系到自己的夢。
5. 不合適的衣服——穿還是不穿
如果有一件不合適的衣服,不穿吧你會覺得冷,穿吧又覺得并不合身,那你會怎么辦?如果將這件事情與愛情聯系在一起,又會是怎樣的愛情心理呢?
6. 與販毒的父親亂倫——愛情喜怒哀樂
借男朋友的書還要還,自己的父親變成了毒販,并且還與自己的父親亂倫,美麗的風景只看得見卻用相機拍不出來,這一切,想要說明什么?
性在愛情中到底占有什么樣的地位?到底是先有性再有愛還是先有愛再有性?或者如傳說中的"男人先有性后有愛、而女人是先有愛后有性"這句話是事實嗎?
第二章 感性與理性的糾結——友情真相
什么是友情?與前夫、前妻、前女友、前男友之間可不可以有友情關系?與現男友的前女友之間呢?與現男友的追求者之間呢?異性之間有真正的友情嗎?同性之間的友情又可以到什么樣的深度呢?這一系列的夢境給我們揭示了友情的真相。
1. 剜肉——友情不是愛情的退而其次
暴力、青樓、老鴇、妓女、剜肉、吃人肉、鬼佬、跳窗逃生等,這些元素匯集在一起,是一個怎樣的夢境?
與好友一起愛上同一個男人,到底是誰的錯?是好友的癡迷、自己的昏庸還是男友的曖昧?面對好友的坦白,自己卻只能裝著若無其事,內心卻在翻江倒海。面對這段關系,應該怎么辦?
2. 三人床戲——性愛還是友情?
姐姐和妹妹與一個男人同床共枕玩3P游戲,這個夢意味著什么?性愛的夢到底與性有關嗎?難道與性無關而是與友情有關?這是不是有點匪夷所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看完這個夢就知道了。
3. 配圖的夢——友情、愛情還是陷阱?
陰森的山谷、手中的飯碗、荊棘的山路、爺爺的墳墓、鬼魅般不懷好心的父親、受傷后躺在醫院病床的夢女,但是卻是一個男性之軀,這么一個陰森恐怖的夢想要表達的是什么?即使看完這個夢境,也許我們仍然不能明白,因為真相總是隱藏在表象之后。
4. 流產——友情的背后
俗話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密友之間的玩笑也不能太過分,特別是不能觸碰每個人內心最敏感的那條線。如果碰到那條線,就會激發人性最惡的一面——這是人類自我保護的正常反應。這種正常反應到底有多惡,我們看完這個案例就會知道。
5. 比薩瘦肉粥——溫暖的愛
冬天是感傷的季節,冬天是渴望溫暖的季節,冬天 如果有個人暖床,即使沒有做什么只是抱在一起,是不
是就會溫暖很多呢?這個時候,如果對方問你,想吃比 薩還是瘦肉粥,你會如何回答呢?
第三章 愛恨交加——親情真相
親情是一種怎樣的情感?除了血緣的紐帶之外,又是靠什么連接家庭和家族中的性格迥異而又自我加自私的個體的呢?在什么情況下會有沖突甚至仇恨,在什么情況下又會感受到親情從而團結一致呢?
1. 除非我死——糾結的母女情
我們常說,母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因為母愛是最無私的。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情感泛濫的母愛是否會給我們帶來傷害?而一旦這種傷害形成,對于我們來說就是一種最大的永久性的傷害——特別是當我們正處于人格成長和成熟的時期。
2. 母女倆同時懷孕的夢——母女情與友情
我們說,夢是情欲的舞臺。這句話的意思是夢反映我們的情緒和欲望。情緒是已經發生的事情對我們心靈的干擾或影響,而欲望則是我們對未來的期盼和擔憂。人就是在這種情緒和欲望中左右搖擺,來豐富我們的人生的。
如果在夢境中夢到自己和母親同時懷孕,那么,這又表達的是什么樣的情緒和欲望呢?
3. 不是親哥哥——難以言說的嫡親親情
親情的范疇有多大?是僅僅限于基因與血緣,還是可以在此基礎上的延伸?從動物的角度來說,親情的范疇應該只是止于基因和血緣,因為虎獅會舍己保護自己的幼崽而虐殺不是自己基因的幼崽,這是一種動物的親情概念。人類呢?除了基因和血緣之外,我們的親情范疇到底有多大呢?對于重組的家庭單位,我們的親情是源于心靈深處的人性至善,還是只是一種基于社會紐帶下的溫情下的冷漠?當這種重組的家庭再次解體,親情就如同曇花一樣一夜消逝,變成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赤裸裸的冷漠?
4. 中秋節的感悟——反叛少女的親情
親情充滿著矛盾與復雜的情感,但是其實親情也很簡單,那就是一種無條件的愛,一種無論游離了多遠都會走回來的無意識情感。對于親情來說,矛盾和誤解永遠都是匆匆的過客,那份真情,才是永駐心中的。
5. 父女同夢——集體無意識的家庭親情
父女同夢是一種心靈感應還是源于什么其他原因?家庭的集體無意識到底有多么強大?如同躲避計劃生育給80后家庭所造成的整體集體無意識一樣,改革開放給在那個時代成長的家庭又帶來怎樣的集體無意識呢?
第四章 冷漠下的溫情 vs 溫情下的冷漠——婚姻真相
婚姻的本質是什么?這個里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的
城堡到底是溫情的還是冷漠的?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個的夢例來看一看婚姻中人的真實感受吧。
1. 殺妻救子——冷漠 or 溫情?
婚姻很實在,但是婚姻又很平淡,有時候甚至平淡得有一種令人窒息的感覺。這對于精力過剩的人來說更甚,簡直就是一種慢性自殺。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外遇的問題不是一個道德或者情感的問題,而是一個精力和體力的問題。也就是說,跟心理因素無關,而是跟生物學因素有關。
2. 同床同夢——家庭的臍帶
沒有愛情的婚姻是墳墓,給人帶來無法填補的空洞感。然而,婚姻帶給我們的不僅如此,還帶給我們人性最重要的需求——安全感。所以,即使我們能夠感受到一種無邊的空洞感,但是,仍然能夠觸摸到婚姻帶給我們的安全感,令我們的心靈獲得些許的庇護和安慰。
這種安全感,源于共同長期生活所帶來的共同的集體無意識。這種婚姻中的集體無意識,我將之稱為家庭的臍帶,是在貌合神離的婚姻中將一個家庭聚合在一起的黏合劑。
3. 同床異夢——海藻與宋思明的夢境對話
一提到婚外情,總是令人有無限遐想,似乎婚外情能給人帶來想象不到的激情和驚喜。情況也許是這樣的吧,但是,婚外情同樣會給人帶來更多的無奈和虛無感,因為婚外情也許并不如我們想象的那樣完美。
這個夢例借助于電視劇《蝸居》的題材,反映的卻 是婚外情中男女的同床異夢——雙方的訴求不一樣,難免會有這樣的結局。
4. 蹊蹺的懷孕——婚姻中的恐慌感
婚姻中不僅有空洞感,而且還會有恐慌感??斩锤性从谝环N情感的空白狀態,恐慌感則源于一種害怕失去的焦慮??只鸥袝е禄橐鲋邪踩械膯适?,會帶來一種心靈的不安。更年期的婦女遭遇的就是這種恐慌感。其實有時候恐慌感不僅針對他人,而且還常針對自身,針對自身青春的消逝和魅力的喪失。
5. 抽水馬桶壞了——人生的態度
前面說了婚姻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似乎我們現在 的婚姻已經千瘡百孔了。這有點言過其實,雖然我們也
無法知道當今社會婚姻的真相。然而,無論婚姻出現什 么問題,我們都無法逃避,都必須面對。
第五章 外表風光,內心彷徨——中年危機真相
流行的段子是這樣贊譽中年男人的:"二十歲的男人是半成品,三十歲的男人是次品,四十歲的男人是精品,五十歲的男人是極品。"當然,再往下就不那么好了,因為六十歲的男人就成為"陳列品"了。那么,作為精品和極品的中年男人,真的如外人所看起來的那么風光嗎?在這種風光之下,又隱藏著多少內心的彷徨呢?
讓我們進入到他們的夢境之中,看一看他們真實的內心世界吧。
1. 調錯情——中年男人的處子情結
網上流傳,男人分三類:"禽獸不如、禽獸和衣冠禽獸,中年男人尤甚"。其實,這是對男人尤其是中年男人的誤讀。在中年男人世故、冷漠的外表下,每個人在內心深處都有一塊柔軟的自留地——愛情的伊甸園。中年男人逃不出禽獸的范疇可能正是源于對這塊精神自留地的過度保護和留戀。
2. 越獄——中年男人的事業轉型之痛
常言道
:"男人四十不擇業",這句話其實道出了中年男人最大的困惑——事業困惑。四十歲的男人,如果還沒有擁有一片自己的事業天地,如果仍然是一個職業經理人,不管他的職位有多顯赫,薪酬有多高,他仍然是焦慮的,在他的內心深處仍然會有一種莫名的恐慌感。因為再往前走,他的精力和體力開始下降,職業價值也開始下降,這將導致他自我價值感的降低。
3. 偷情——渴望激情
一般而言,中年男人都是具有責任感的,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中年男人就是責任感的無機物——無情無欲。在平淡的婚姻和家庭生活中,中年男人難免也會渴望激情,希望排除沉悶生活中的倦怠感,重新找回一種存在的感覺,一種活著的感覺。
所以這不僅僅是一種所謂的艷遇或者刺激,更多的是一種自我價值感的重新找回,一種自我生命的肯定。站在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又能看到什么呢?
4. 陽元石與陰元洞——中年男人的社會生態環境
上有老下有小,還有五親六眷,這一龐大的社會關系都是中年男人肩上所要肩負的擔子。中年男人在處理好自己事業的同時,還得兼顧子女的教育以及親友之間的感情聯絡等,確實不容易。而往往子女的教育問題又不盡如人意,令中年男人有強烈的挫敗感。五親六眷也不是省油的燈,稍有照顧不周就會有不滿的噪聲。怎么辦?面對這些問題,中年男人除了望洋興嘆就是仰天長嘆,全然沒有了在職場上的那種風光。
5. 飯前飯后——中年危機的群像
中年危機就像感冒病毒一樣潛伏在每一個中年男人的"外表風光"之中,如果覺得這句話言過其實,這一篇案例可以作證。因為在一場普通的飯局當中,在座每個男人的夢境都透露出來了這種"內心彷徨"的危機征兆,反映出中年危機的普遍性。
第六章 潛規則——職場真相
從杜拉拉升職記拉開職場生態話題,到潛伏對職場的暗喻,到最近職場暗語的流行,職場話題成為了社會的熱點話題。職場狀況到底是怎么樣的?真的如文學作品所描述的那樣復雜和充滿險惡嗎?讓我們通過一個個職場人員的夢境案例來看一看職場生活的真相吧。
1. 蛇——職場性騷擾
手上沾滿了蛇,而且可能鉆到身體里面去了,一頭兇猛的獅子緊追不舍,而且會說人話,說出來的話也令人毛骨悚然:"你們能跑得了嗎?"
夢境可以判斷職場性騷擾的真偽,各位相信嗎?因為潛意識不會撒謊。有沒有性騷擾,通過潛意識所演繹的夢境一眼就能看出來。
2. 克林頓的特工——職場臥底心態
一般人會認為,在一個公司里,老板最瀟灑,員工最苦,被老板壓榨。其實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情況卻完全相反。因為就職場主動權來說的話,主動權就往往掌握在員工手里,而老板更多的是無奈。
3. 鯊魚的誘惑——職場地下情
常言道"日久生情"。因此,職場不僅有性騷擾,還有地下情。職場地下情的表現形態也是千姿百態的,有因為公司不準同事之間談戀愛的辦公室地下戀情,也有雙方都有情侶的辦公室地下情人,當然更多的是辦公室婚外情。
4. 宮心計——職場跳槽心理
員工在準備跳槽重新進行職業選擇時,其實同樣面臨著下一次的風險,你又怎么知道,你這次不是"才出虎穴,又入狼窩"呢?所以,每一個員工在面對現有公司不滿時,一般而言不會立即選擇離開,因為畢竟這里的情況已經熟悉,再壞也壞不到哪里去。但是,如果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新公司,誰知道有什么暗礁陷阱在等著自己呢?
5. 越軌過后——職場政治生態
職場潛規則中除了職場性騷擾之外,最常見的就是職場政治。職場政治最核心的問題是幫派,那就是誰是誰的人一定要搞清楚。因為當你得罪一個人的時候,你不僅僅是得罪一個人,你有可能得罪了整個世界,所有的職場成員都會與你為敵。這是其一。
其二,職場政治往往是非此即彼,你得小心翼翼地站隊伍。如果選擇對了,你就會飛黃騰達,升官加薪。如果選擇錯了,那就永不聽用,而且要天天加班受氣被人折磨。如果你自認為很聰明,兩頭不靠。那么,你的職場命運也會是兩頭不靠,無論哪一派得勢,你都既與加薪不靠,又與升職不靠。
6. 初出茅廬——初涉職場的困惑
一個人的職業命運其實決定在剛參加工作的前三至五年內。如果在這三至五年內,遇到貴人,能夠很好地引導自己適應職場生態,并且能夠予以重任,就能夠奠定一個良好的職場基礎,并真正學到知識和技能。所以說職場第一步至關重要,可以說基本奠定一輩子的職場命運。
當然,職場第一步也不是那么簡單,需要經歷知識、技能、人際關系以及社會能力的歷練,需要承受心靈的煎熬和對未來的彷徨。下面的這個夢例,正反映了剛剛進入職場的夢女的這種心態。
后記:人生真相
附錄:人類潛意識的防御機制
章節摘錄
前言:窗上的冰花——夢的意義和奧秘有人問,人為什么會做夢?夢到底代表著什么?是不是所有的夢境都有意義?在回答這個問題以前,我想先問一個問題,看到過北方冬天窗上的冰花嗎?為什么冬天的窗戶上會有冰花呢?冰花是結在室內還是室外呢?為什么有些冰花雜亂無章,只是冰晶的隨機凝結;而有另外一些冰花卻又精美得令人嘆為觀止,形成美麗、對稱而有規律的圖案,猶如上帝之手所繪。冰花形成的原理我知道,那是因為室內熱氣在窗戶上遇冷而迅速結成六角形的小冰晶,一個個小冰晶的自由組合就形成了冰花。但是,為什么在我們看來是如此隨機的組合有時候會形成如此美麗、對稱而有規律的迷人的冰花圖案呢?這似乎至今還是一個迷——就如同夢境一樣。我們的意識遇到冷酷的現實而被壓抑成了潛意識,并最終形成我們的夢境,就如同熱氣遇冷而結晶成為冰花一樣,具有相同的原理。而更加令我們驚奇的是,夢境與冰花的形成規律竟然如此相似——我們有些夢雜亂無章,只有一些片段和情節,就如同雜亂無章的冰花一樣;而另外一些夢,卻猶如一臺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舞臺劇,其構思的精巧,情節的連貫,結局的出人意料簡直令人嘆為觀止,這也猶如某一天早上醒來在窗戶上看到的精美絕倫的冰花一樣。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夢都有意義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對夢境的意義進行定義和界定。我的定義是,所有與心靈有關的夢境即是有意義的,反之則是無意義的。這樣,夢境就可以分為兩種——有意義的夢和無意義的夢。我們先來看無意義的夢。無意義的夢有幾種,一種是神經系統的興奮延遲所造成的夢境,比如你某一天看了一個刺激的電影或電視劇,或者你玩了刺激的游戲等,于是晚上做了情節詭異或者雜亂無章的夢。這樣的夢就是沒有意義的夢,因為無關心靈,只與神經系統的不自主興奮有關,是在睡眠時神經系統仍然處于興奮狀態造成的。另一種是生理原因造成的夢,比如說你臨睡前飲水過多,你就有可能會做想上廁所的夢;或者睡覺時手搭在胸口或者側睡時一邊手臂被壓迫得麻痹了,你就有可能會做噩夢或者手臂斷裂受傷的夢;如果有小蟲子在你的身上爬,你就有可能做全身發癢的夢等。這樣的夢也是無意義的夢,同樣因為無關心靈。有意義的夢也分為兩種,一種稱之為病理意義,也就是說,可能由于你身體某個方面或者某個器官的病變,通過夢境反映出來。這類夢,因為傳遞了身體疾病的信息,因此是有意義的,對我們而言,具有健康的意義。另一種則是我們主要要探討的有意義的夢,即心靈意義的夢。這樣的夢,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所造成的夢。這樣的夢是觸及心靈的,所以是有意義的。說到夢的意義,到底意義何在呢?其實,夢的意義是指向做夢者的,與他人無關。夢的意義,是一種個體體驗的意義。這種體驗,帶來對自我的認識,人格的升華以及對人生的感悟。也就是說,夢用一種獨特的智慧引導我們面對支離破碎的人生。夢的這種主體體驗意義,說明了夢的主觀性,也表明了它只對做夢者本身有意義,對別人沒有意義。因此,一個夢如果不能被做夢者所領悟,探夢就失去了意義。還有一種夢,叫做白日夢,就是我們白天發呆時做的夢。白日夢與我們入睡時所做的夢其實是有本質區別的。白日夢是一種意識的狹窄狀態,是一種類似于催眠的狀態,但是,起主要作用的仍然是意識,只不過這種意識變得狹窄了。由于其聚焦在某一個興奮點上,所以關注的廣度沒有那么大了,從而深陷在某一個興奮點上自由馳騁,形成某種類似于幻覺的情境。而夢呢,卻是潛意識的舞臺,起主要作用的是潛意識,是潛意識改頭換面之后的顯現,與白日夢有著本質的區別。白日夢倒是傾向于一種類似弗洛依德所說的“愿望的達成”,更多地傾向于欲望;而夢境呢,更多的傾向于情緒,似乎更傾向于一種“沖突的解決”或者說“被壓抑潛意識的釋放”。說了這么久,那么,我們如何來分辨哪些夢是有意義的,哪些夢是沒有意義的呢?說句實話,在沒有把夢境全面探索完之前,我們不能輕易地下結論來判斷這個夢境是否有意義。然而,探夢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學問,光講理論是沒有用的,需要良好的探夢技術。下面我來講一講探夢的技術和方法。探夢如同偵探一樣,是需要順藤摸瓜、抽絲剝繭、層層深入的過程的。一般而言,探夢可以分三個層次來展開。第一個層次是要尋找導致夢境的生活應激事件,這是大部分夢境的誘因。這樣的生活事件一般而言都是比較近的,大部分是一兩天內的事情。通過夢境中的情緒表達可以啟發做夢者的思維,從而幫助他找到做夢的誘因。當然,也有一些事件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但是可能是心靈觸動十分強烈的,也可以說是心靈受挫非常嚴重的,在壓抑了很久之后才在夢境中顯現出來。因此,如果在最近一兩天的生活事件中找不到誘因的話,可以追溯更遠久以前的事情,來挖掘做夢者心靈的創傷。在這個層次的夢境中,更多地涉及的是潛意識工作的原理,即轉移、投射、合理化等防御機制的模式(見附件)。這樣的夢境更加符合弗洛伊德關于夢境的理論——夢是壓抑的潛意識改頭換面之后的顯現。如果在生活應激事件中找不到線索,那就要深入到第二個層次來尋找夢境的誘因了。這第二個層次的夢境誘因,不是如第一個層次那樣是一種個體和個體之間以及個體與事件之間的沖突,而是一種與生存生活環境的沖突,也就是與社會環境的沖突。包括如工作環境、生活環境、情感環境以及人際關系環境等。這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但是能隱隱約約感覺到的環境應激壓力,在這個快節奏和浮躁的社會中,往往不會被我們所重視或者容易被忽略,但是卻在天天吞噬著我們的生命和心靈。這種環境應激,不像生活應激事件那樣是一種點式壓強應激,不是那種作用力很大但是作用時間很短的刺激。而是一種彌散式的包裹式的壓力,如同水的壓力一樣,我們似乎感覺不到,但是卻真實存在。這是一種我們感覺作用力并不大,但是卻每天都會作用于我們心靈的應激環境,長久的這種應激容易造成心靈的疲憊。要探尋這樣的誘因,一般而言要從象征意義以及隱喻等方面去尋找突破口,從涉及社會、文化、道德、民俗、傳統、禁忌等有關的社會壓力中去尋找突破口。這樣的夢境,更加接近于卡爾·榮格的原型和集體無意識理論。其中的神話原型、陰影、人格面具、阿尼瑪和阿尼姆斯、圣童、智慧老人、大母神等,都有文化和民俗意義上的象征意義,表達了做夢者內心的原始恐懼,是一種個體和社會的沖突。通過這樣的探尋,如果仍然無法在夢境中發現意義,則我們不得不把觸角延伸到個體人格的最深處——自我。我們說了,第一個層次是個體與個體之間的沖突;第二個層次是個體與社會或種類之間的沖突;第三個層次,則是個體自我內部的沖突,是一種追求人格完善所導致的自我沖突。這種沖突,是一種人格升華的需要,是一種自我內省的反映。我們人格先天的缺陷,如同阿德勒所指出的那樣,是一種“骨子里的自卑感”。但歸根究底,是一種內心追求完美和諧的本能要求。這種心理本能,就是弗里茨·佩爾斯所創立的格式塔心理學(也稱完形心理學)的內核。這個理論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我否定的那一部分人格,即所謂的情緒洞穴。我們的本能就是要去填補它們,從而完善自我,使自己成為一個統一的生命體。達成統一和諧和一種形而上的完美是我們的心理本能。因此,我們會在夢境中展現我們的情緒洞穴,展現我們自我否定的部分,從而通過夢境來修復我們的人格,使之得到完善。因此,在人格這個層次上,我們只能依靠個體經驗和感受。這時候,我們就將整個夢境交給做夢者,讓做夢者對夢境中每一個細節以及所出現的每一個事物,包括人、動物、物品、物件,甚至風景、花朵、天氣等去感同身受,去換位思考,去角色扮演,去描述感受。通過做夢者的描述方式,我們幫助他去發現自我中被否定的那一部分,即所謂的情緒洞穴,從而讓他得到領悟,將殘缺分裂的人格整合。這個層次的探夢技術,更加強調做夢者主觀的感受和體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已經超越了解夢本身。在這里,探夢已經不是目的,而是變成了一個工具,一個反映做夢者內心世界的媒介物,如同墨跡測試中的墨跡一樣。在這個層次上,夢已經不具備實體的意義了,而是一種純粹心靈投射的鏡像了。然而,這樣的夢境探尋,仍然可以讓做夢者獲得個體人格升華的意義。如果經過這樣三個層次的探尋,仍然無法找出夢境的意義。那么,我們只能聳聳肩膀,遺憾地說:“這是一個無意義的夢”——如同那美麗的冰花一樣,雖然美麗,但是,我們卻并不懂它。當然,還有一種夢,雖然與心靈有關,也是有意義的夢,但是由于思緒太多而復雜,因此,在一個夢境中表達了太多的內容和情緒,從而不能形成一條鮮明的主線,難以提煉夢境的核心訴求。這樣的夢,是失眠者常做的夢,因為失眠者往往都是臨睡前就思緒萬千的,而且思緒具有非常大的跳躍性,這種思緒的跳躍性反映在夢境中,使夢境變得支離破碎。如果用冰花來比喻,這種夢就如同雜亂無章的冰花。所以,這樣的夢,有時候我們也把它歸入無意義的夢境之中。要真正理解夢境,就必須深刻理解人類潛意識的工作原理。因為夢境就是潛意識的工作。而夢境之所以像冰花那樣隨意和雜亂,是因為我們潛意識的防御機制的復雜多樣性所產生的。面對同樣的外部應激,出于不同的防御需求,就會產生不同的潛意識心理變化,從而在夢境中顯現出來不同表象的夢境。正是因為這樣,夢境才令我們如此難以捉摸;也正因為這樣,我們才不能用一個固定的概念、模式和象征意義來解釋夢境中所出現的人物、事物和情節。而那種構思精巧、結構完整并具有強烈戲劇沖突的夢境,那是潛意識的隨機完美組合,就如同精巧對稱的迷人冰花一樣,是可遇不可求的神來之筆,是上帝帶給人類的珍貴禮物。
后記
后記:人生真相當古巴比倫人齊心協力建造通天塔的時候,上帝恐懼了。上帝的恐懼并非源于通天塔是否能夠建造成功,因為只有他心里最清楚天與地之間的距離到底有多遠——那就是如同黑夜永遠看不到白晝那樣無法企及。然而,當他看到在理想的召喚下人類溝通的無障和精神的共鳴時——他恐懼了,因為這讓人類可以在黑夜中看到光明。于是,上帝使了一個小計策,讓他們說不同的語言,從此之后再也無法順暢溝通,從而將人類精神的自我救贖扼殺在萌芽狀態之中——于是,人類從此無法順暢溝通——不僅在人與人之間,而且在自己與靈魂之間、自己與內心之間。人生的真相就如同巴比倫通天塔一樣,只存在于人們心中,是我們一個理想的幻影,我們看到的,都是溝通不暢所想象出來的虛幻現實。然而,如同當初只是把亞當夏娃趕出伊甸園一樣,這次上帝也并沒有做絕,而是不動聲色地給人類留下了一筆財富。這筆財富,就是夢境——是上帝留下的讓人類自身與內心靈魂溝通的媒介。遺憾的是,巴比倫人并沒有發現這筆財富。因為夢境不會撒謊,那么溝通就會暢順,這樣所有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真相——如果這樣,通天塔早已建成。更加遺憾的是,人類已經經過了漫長的幾千年,我們仍然沒有發現這筆財富??萍及l展日新月異,而人類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卻仍然停留在幾千年前上帝給巴比倫人劃定的界限以內——我們與他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了。更加可悲的是,我們與自己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遠了。我們對自身陌生,甚至找不到自己——浮躁繁雜的現代生活讓我們變得麻木——我們很少或者說幾乎沒有遭遇過自己的靈魂——它在哪里?它還好嗎?沒有靈魂又怎么會有人生的真相呢?當我們在現代社會層出不窮的誘惑中徘徊,在世俗利益前患得患失,在一股莫名的浮躁和空虛感中匆匆忙忙地奔向人生目的地時,我們又哪有閑暇來觸摸我們的靈魂呢?我們又如何辨別得了人生的真相呢?夢境——這時候,夢境可以成為我們觸摸靈魂的媒介。進入夢境,我們不僅可以遭遇自己的靈魂——這個美與丑、善與惡、可愛而又可恨的勞什子——而且還能因此而發現人生的真相——我們從來就不曾察覺的隱藏在虛幻真相后的真相。這個世界的,你自己的。
編輯推薦
《探夢手記:揭開我們夢里那些人生的真相》:中國偵探式解夢第一人成實宗博士,十年來基于眾多真實案例的潛心之作——《探夢手記》將教會你解析心靈的方法。如果,你想發現那個隱藏在心靈深處真實的自己,就請跟著“夢偵探”的腳步,一起去揭開我們夢里那些人生的真相吧。夢是情欲的舞臺,是潛意識的表白和掩飾。每一個夢都有一個主題,都是一個關于自己的主題?!短綁羰钟?揭開我們夢里那些人生的真相》作者從心理學的角度,結合夢者的生活背景和近期所經歷的事件,分析其夢境的心理學含義,不僅對夢者,也對所有讀者了解自己的生活具有啟發意義。作者非常強調探夢與生活背景的結合,強調夢者自己內心的感覺,不主張一一對應式的刻板解讀。所以他常說:最好的解夢者,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如果,你想發現那個隱藏在心靈深處真實的自己,就請跟著“夢偵探”的腳步,一起去揭開我們夢里那些人生的真相吧。中國偵探式解夢第一人成實宗博士,十年來基于眾多真實案例的潛心之《探夢手記》將教會你解析心靈的方法。我們為什么要探夢?我們的每一個思想、每一種情緒、每一次的觸動和傷害都是有能量的。它們或許不符合社會準則,或許不符合我們的利益需求,或許體現了我們人性中的丑惡面,因而被壓抑在我們的潛意識里。雖然被壓抑了,但它們是存在的,存在于你內心的深處。夢境是一種發泄的渠道,它把壓抑在我們潛意識中的真實想法,通過變形和扭曲的方式表達出來,這對于維持我們心理的平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往往會忽略壓抑在內心潛意識中的真實想法。因此,我們才無法完整地認識自我,認識人性,認識世界。而探夢就是在混沌的夢境世界中展開一場美妙的心靈之旅,尋找隱藏在夢境背后的人生真相。夢是情欲的舞臺,是潛意識的表白和掩飾。每一個夢都有一個主題,都是一個關于自己的主題?!短綁羰钟?揭開我們夢里那些人生的真相》作者從心理學的角度,結合夢者的生活背景和近期所經歷的事件,分析其夢境的心理學含義,不僅對夢者,也對所有讀者了解自己的生活具有啟發意義。作者非常強調探夢與生活背景的結合,強調夢者自己內心的感覺,不主張一一對應式的刻板解讀。所以他常說:最好的解夢者,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