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6 出版社:江蘇大學出版社 作者:眭建 著 頁數:259
內容概要
病理生理學是臨床醫學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掌握其內容對于今后學習各門臨床課程至關重要?!冻扇烁叩冉逃ū究疲I教材:病理生理學》從臨床實際出發,選擇了與臨床實際聯系最為密切的病理生理學內容?! 冻扇烁叩冉逃ū究疲I教材:病理生理學》包括緒論、疾病概論、水電解質代謝紊亂、酸堿平衡紊亂、水腫、缺氧、發熱、應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休克、缺血-再灌注損傷、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等l5章。每章附有小結、病例分析及復習思考題。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緒論第二章 疾病概論第一節 健康、疾病和亞健康第二節 病因學第三節 發病學第四節 疾病的經過與轉歸第三章 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第一節 水、鈉代謝紊亂第二節 鉀代謝紊亂第三節 鎂代謝紊亂第四章 酸堿平衡和酸堿平衡紊亂第一節 機體的酸堿物質及其酸堿平衡的機制第二節 反映機體酸堿平衡狀態的常用指標及其意義第三節 酸堿平衡紊亂的類型第五章 水腫第一節 水腫的發病機制第二節 水腫的表現特征第三節 常見全身性水腫第四節 水腫對機體的影響第五節 水腫的防治原則第六章 缺氧第一節 常用血氧指標及其意義第二節 缺氧的類型、原因和發病機制第三節 缺氧時機體的功能代謝變化第四節 缺氧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礎第七章 發熱第一節 發熱的原因第二節 發熱的發病機制第三節 發熱的時相和熱代謝特點第四節 發熱時機體的功能和代謝變化第五節 發熱的生物學意義與處理原則第八章 應激第一節 概述第二節 應激反應的基本表現第三節 應激性疾病與應激相關疾病第四節 應激性損傷的防治原則第九章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第一節 正常機體的凝血與抗凝血第二節 DIC的病因和發病機制第三節 影響DIC發生發展的因素第四節 DIC的發展過程(分期)及分型第五節 DIC時的功能代謝變化與臨床表現第六節 DIC的防治原則第十章 休克第一節 休克的原因和分類第二節 休克的發病機制第三節 休克時細胞和器官功能變化第四節 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礎第十一章 缺血-再灌注損傷第一節 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原因和影響因素第二節 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發生機制第三節 缺血-再灌注損傷時機體的功能、代謝變化第四節 缺血-再灌注損傷的防治原則第十二章 心力衰竭第一節 心力衰竭的病因和分類第二節 心力衰竭時機體的代償功能及其意義第三節 心力衰竭的發生機制第四節 心力衰竭時機體的主要功能代謝變化第五節 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則第十三章 呼吸衰竭第一節 肺的呼吸功能第二節 呼吸衰竭的原因和發病機制第三節 呼吸衰竭時的主要代謝功能變化第四節 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則第十四章 肝功能衰竭第一節 肝功能衰竭的分類和病因第二節 肝性腦病第三節 肝性腎功能衰竭第四節 腸源性內毒素血癥第五節 肝功能衰竭的防治原則第十五章 腎功能不全第一節 腎功能不全的基本發病環節第二節 急性腎功能衰竭第三節 慢性腎功能衰竭第四節 尿毒癥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摘錄
一、病理生理學內容 病理生理學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臨床各科的任何疾病都存在病理生理學的問題。雖然臨床各科疾病的種類繁多,但是各個疾病,或者說不同系統器官的疾病,都可以發生某些共同的機能代謝變化,具有某些共同的疾病變化規律;而發生于同一系統器官的疾病或者每一種具體的疾病,又各有其特殊的變化和規律。因此,從揭示疾病發生、發展和轉歸的規律出發可以將病理生理學的內容分為以下3個部分?! ?.總論 總論又稱疾病概論,主要研討與疾病相關的某些基本概念、疾病發生的病因學及其主要特點、疾病發展過程中的一般規律、基本機制和轉歸等?! ?.基本病理過程 基本病理過程簡稱病理過程,是指不同系統器官的許多疾病中可能出現的共同的、成套的病理變化,例如:水、電解質代謝紊亂,酸堿平衡紊亂,水腫,缺氧,發熱,應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和休克等。
編輯推薦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專業教材:病理生理學》內容新穎、深入淺出、條理清楚,密切聯系醫學臨床實踐,主要供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使用,也可供基礎、預防、口腔等醫學類專業本科生使用;可供全日制學生使用,也可供各類成人醫學教育的學生使用,并可作為中青年臨床醫務工作者的參考書籍。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